近日,南京作家王立宏所著 60 万字的《卓越成长》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面市。作者称该书即为赏能教育法的“使用说明书”。
全书 60 万字,分为人人都能成才、家长精心虚怀、主动兴趣探索、亲人陪伴关爱四个部分。前三部分分别介绍了赏能教育思想、家庭教育中的赏能引导方法、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及影响该习惯养成的因素与预防措施;第四部分详细呈现了六位被称为“天才”的赏能小作家的卓越成长历程,包括当今年龄最小的剑桥大学博士后“裸跑弟”(何宜德)、中科大少年班面试全国第一的邓轩(化名)、小学阶段成绩垫底后逆袭考入多伦多大学的杨小渔(化名)、超录取线 68 分考入香港理工大学的陈一鸣(化名)等,这些实例对家长和老师颇具借鉴意义。
作者在《序言》中写道:随着本书出版,关于赏能教育法第一阶段的研究实践已能画上大致句号,其研究重点将从青少年良好品质养成、学习能力提升、阳光性格塑造,升华至创新思维培养。王立宏表示,赏能教育体系中,本书解决了成绩提升之类显性卓越的养成方式和方法,但创新意识及发散思维之类隐性卓越的引导方式仍有待完善,这正是其当前的研究方向。
作为赏能教育法的创立者,王立宏曾执教于两所大学,历任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处处长等职,还曾担任企业高管。后来,因发现青少年成长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他触发教育情怀,辞去所有职务,潜心深耕青少年核心素养养成领域的探索研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赏能教育方法,惠及众多学校、家庭与孩子。目前,教育界已有多项关于赏能教育法的课题在研或结题,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获得政府及学术机构表彰。
早在2018 年,王立宏就出版了《赏能:青少年核心素养养成的理论与方法》一书,详细阐释了赏能教育的思想理念及研究过程。此后,他又陆续推出《诗词美文伴赏能》《飞花令》(系列)《人间纯真》《早慧儿童谜语》《静待花开(牛一然著)》《天使历险记(王珮璐著)》等适用于不同阶段和场景的配套教材。
除赏能体系自主出版的书籍外,王立宏及其团队在日常实践中还广泛借鉴书籍、文章、影视、小品、魔术、游戏等多元素材,将罗森塔尔效应、波尔加实验、居里夫人的“家长学校”等先验模式融入教学。由于教学方式灵活应变、取材范围宽泛自由,各地慕名而来的学习观摩者往往难以把握核心要点。为破解这一难题,王立宏历时四年,系统整合并详细拆解赏能教育实践的流程及所用各类“教材”,从而著成《卓越成长》一书。(华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