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第七届“长江江豚保护日”暨第十六届国际淡水豚日宣传活动在宁举行
2025-10-24 22:13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等文件精神,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效,加强旗舰物种长江江豚的保护,作为2025年“全国水野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值此第十六届国际淡水豚日之际,10月24日,2025年长江江豚保护宣传活动暨第十六届国际淡水豚日宣传活动在南京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渔业协会、中国科学研究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上海长鱼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会、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等单位承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省市的五十余家相关机构、百余位江豚保护研究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保护机构和民间组织代表以及江豚保护志愿者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围绕长江江豚保护科研成果、江豚文化研究与创新、江豚保护志愿服务、江豚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高质量启动南京江豚城市公园建设

作为一座跨江发展的特大城市,南京不仅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更是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2014年起南京通过十年禁渔、设立保护区、江豚立法、生态修复等多举措开展江豚保护工作,长江南京段江豚数量显著提升,南京已成为全国著名的观豚打卡地,在南京鼓楼区下关滨江风光带,人们在市中心的亲水平台就可以近距离观赏到长江江豚的倩影,南京关于长江江豚保护成功实践的案例已成为国际都市开展生态保护的典型样板。

今天的活动中,下关滨江商务区管委会主任明劲松介绍了鼓楼区政府围绕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以江豚文旅融合为特色的文旅产业,以及南京江豚城市公园建设工作进展。

为更好地发掘观豚资源,2023年5月,下关滨江商务区管委会率先发布“文旅+生态+潮流”为主题的“长江江豚城市公园”构想,成为南京探索江豚文旅融合发展的战略起点,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江豚城市公园核心片区以鼓楼滨江风光带为主轴线,串联江豚书屋、长江水生生物科普馆、增殖放流站等相关场馆资源,已初步形成了点位丰富、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格局,每年吸引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和爱好者前来打卡观豚,成为南京生态旅游的新名片。

会上,鼓楼区产业发展集团与南京微笑精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合作签约,双方将围绕江豚城市公园智慧服务、营销宣传、研学观豚、IP打造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依托市场化运作提供更优质服务,全面提升江豚城市公园的运营服务能力。

江豚文化保护传承新书发布

作为长江文明的见证者,古代关于长江江豚的诗词古文记载高达千余篇,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生动感人的记载。今天活动现场两本最新的江豚与淡水豚保护历史文化图书在世界文学客厅进行发布。其中《遗落的鲸灵 长江瑰宝白鱀豚》是由江苏省科协支撑,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由长江江豚保护研究领域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丁研究员与南京师范大学杨光教授共同主编,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联合编著,是国内首部全景式记录长江珍稀物种白鱀豚的权威科普读物,刻画了“长江女神”白鱀豚的形态之美、生活之趣、生存之艰。书中,借白鱀豚“淇淇”的传奇一生,将物种命运与长江生态紧密交织,发出“长江大保护刻不容缓”的疾呼。

《江豚古诗词文集》是由南京市绿化园林局、无锡淡水中心等单位组织编写,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朱方老师耗时十年编汇的一本记录长江江豚历史文化的重要书籍,该书汇集近一千三百首(篇)国内外历代诗文,是对江豚文化研究的抢救性整理挖掘,对开展长江生态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意义,通过这些诗文为我们呈现了古人观测江豚、描绘长江的独特视角,是研究长江和长江江豚的重要资料。

中国科学观鲸平台正式发布

近年来,在全球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以鲸类观赏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正成为绿色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观鲸(观豚)旅游,年接待游客超1300万人次,年产值超过25亿美元,成为集生态保护、科学教育、文化传播与高附加值消费于一体的可持续产业新样板。围绕中国鲸豚类资源和保护成果,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科学观豚观鲸等绿色可持续产业已成为新热点,今年以来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与鼓楼产发集团等单位依托于南京主城区资源开展了科学观豚(观鲸)生态文旅项目试点工作,先后打造多个观豚路线和产品,活动现场发布的《微笑南京·江豚之旅》南京观豚游路线与产品,集野外观豚、科普教育、环境保护、文化体验、城市徒步为一体,是南京围绕生态文化建设的全新尝试,目前已有上百人参加体验南京观豚,反响良好。

为了更好地引导各地开展好科学观鲸观豚产业发展,活动现场,由中国渔业协会指导、中科院水生所、广西科学院,以及南京、武汉、铜陵、北海等城市观鲸(观豚)文旅产业代表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科学观鲸平台”,未来围绕这一平台开展,通过政府部门主管、科研院所指导、公益组织参与、文旅企业落地等多方合作模式,充分挖掘中国观鲸观豚自然人文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观鲸观豚目的地。

除了主题活动,同期还举行了国际淡水豚保护与社区发展研讨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专家还在大会报告中,针对长江江豚保护最新科研进展做了发布。此外活动同期还在世界文学客厅和江豚城市公园举办了首届国际淡水豚与鲸豚保护影像展、国际志愿者公益行动等主题活动,从多形式多角度开展长江江豚保护宣传。

标签:
责编:张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