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里居然有专业医生,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脚,这‘宁小蜂’真是我们骑手的‘暖心窝’!”近日,在南京栖霞街道栖化新村社区刚落成的“宁小蜂”驿站里,外卖骑手李师傅一边喝着热水,一边不住称赞。这温情一幕,正是栖霞街道靠“宁小蜂”服务新就业群体,让大家从“有处歇脚”到“心里暖和”的真实样子。
近年来,栖霞街道借着“万千百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机会,围着外卖员、快递员这些新就业群体的难事、急事干,搭起“服务点+好政策+一起管事的平台”,不仅让“宁小蜂”带来的温暖越来越实,还让这些小哥从“享服务”变成“帮社区”,成了基层治理的“流动帮手”。
闲置地变“家”,走到哪儿都有落脚点
“以前跑单累了只能蹲路边歇会儿,现在江南厂社区这38平方米的‘宁小蜂’驿站,能歇脚、能看书,还能和工友聊两句,在老厂区里总算有个‘舒服地儿’了。”说起家门口的驿站,骑手王师傅满脸笑意。这处原本闲置的空间,如今成了23 名小哥的“第二个家”。
为了让服务能送到小哥身边,栖霞街道搭了个“1+6+N”的服务网。以街道为中心,6 个“宁小蜂”驿站当主力,再加上14 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让小哥在哪儿都能找到服务点。就像栖化新村的驿站,不光能歇脚,还拉来政协委员、工会妇联的人,定期搞义诊、讲政策;红枫产业园里开的“宁工享”食堂,更是解决了小哥“吃饭难”的问题,“以前要么啃面包,要么跑老远找馆子,现在食堂就在园区里,便宜又热乎。”物流司机张师傅说。
难题逐个解,小哥干事更顺心
“有了‘宁新码’,进小区送外卖不用反复登记,效率高多了!”骑手刘师傅翻着手机里的“宁新码”,语气里满是认可。之前小哥进小区送件总被拦,现在街道推了这码,全街道小区都能顺畅进,彻底解决了“进门难”。
除了通行,小哥日常的麻烦事街道也记着。驿站旁加了充电区,菜场边划了停车区,再也不用愁“电没处充、车没处停”;夏天送8000斤西瓜、260份清凉用品,冬天送保暖物资,“四季四送”从没断过;还搞了49 场安全演练、招聘会、技能培训,有司机师傅还在技能竞赛里拿了奖,多了条职业路子。
更贴心的是,街道给100个小哥免费上了健康意外险,帮22人实现了“微心愿”;有人被欠工资、孩子暑假没人管,街道也帮忙解决了。“孩子有人看,我跑单更安心,街道是真把我们的事当回事。”外卖骑手陈女士说。
小哥反哺社区,把这儿当自家
“街道这么照顾我们,我们也得为社区出点力。”栖霞街道新就业群体工会联合会副主席赵云,既是骑手也是“中间人”,跟着他一起帮社区的小哥越来越多。
家住红旗三村的党员骑手范从刚,知道社区哪条路坑洼,经常从外面拉小石子来补,邻居都叫他“修路师傅”;南炼新村社区开了座谈会,小哥把看到的 “路面不平”“驿站没热水”这些问题说出来,社区都改了。
现在在栖霞街道,小哥路上看到垃圾会捡、发现隐患会说、碰到邻居有难会帮 ——“宁小蜂”暖了小哥心,小哥也把社区当成了自家,一起把日子过得更舒心。(李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