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宇宙不会辜负每一粒星辰的努力,你生来就是光的一部分。”这是2023级会计与审计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蒿蓝泽的座右铭,也是她的青春注脚。
从仰望阅兵盛典的小女孩,到踏上天安门广场的受阅队员;从火箭军军营的钢铁战士,到校园里的优秀学子,她用“退役不褪色”的坚守,把个人理想织进国家事业,也为经贸青年写下了一本“奋斗教科书”。
从电视机前到长安街:195天,圆一场“迟到”的阅兵梦
蒿蓝泽的阅兵情结,藏在童年的电视机里。“小时候看阅兵,总觉得那身戎装、那阵正步,是青春最耀眼的模样。”2022年,她带着这份向往穿上军装,却因服役安排没能站上阅兵场,成了心底的小遗憾。2024年,命运递来“补全遗憾”的机会,部队召回她参与完成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任务。“服役时没完成的愿望,退伍后也要实现!”凭借在火箭军部队打下的扎实基础,她闯过层层考核,走进了九三阅兵的训练场。
从济南章丘的国防训练基地到北京昌平的阅兵村,再到九三阅兵时的长安街,195天的淬炼藏着太多“咬牙坚持”,烈日下站军姿,汗水把衣背浸出盐渍;深夜绑着沙袋练踢腿,血水与泪水悄悄混在训练服上。“横刀立马的民兵方队,是汗水、血水和泪水铸成的。”她总是这样说。
当“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的问候响彻长安街,她与队友们齐声高呼“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口号震得人心发烫;96米、128步的正步,分秒不差、米秒不误。那一刻,她以最挺拔的姿态接受祖国与人民的检阅,也把“使命必达”的荣光,刻进了青春里。
这份荣光的背后,还有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支撑。校领导专程慰问鼓劲,学院老师定期跟进她的身心状态,还为她定制了专属学业辅导计划。“我的阅兵梦,也是经贸育人梦结出的果实。”蒿蓝泽始终记得这份温暖。
从火箭女兵到会计学子:重回校园、冲奖学金,退役不褪“拼劲”
“戎装淬志绽锋芒,卸甲归校续华章。”带着在部队里淬炼出的“精益求精”,蒿蓝泽回到校园,把训练时的拼劲全用在了学业上。刚返校时,她坦言,“重回校园本就需要适应,还要迅速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一开始真的很慌。”会计专业的专业性强、学习难度高,起初看着账本和公式,常常一头雾水。但军营里磨出的韧劲不允许她退缩:清晨戴着耳机练英语听力,为了过四级每天打卡;深夜在台灯下梳理专业知识点,遇到不懂的就追着老师问、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周末别人休息时,她还在刷题巩固职业技能。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平均成绩达到87.65分,不仅拿下校学业奖学金,还顺利考取大学英语四级、职业技能鉴定等证书,用行动证明“退役不褪色,转岗也能立新功”。如今,她正向着更高的学业目标稳步迈进。
从受阅队员到助训教官:把阅兵精神,种进学弟学妹心里
“多鼓励、不急躁、有耐心,将心比心。”这是蒿蓝泽作为军训助训教官的“带训准则”。如今的她,身兼国防教育协会副会长、新生军训助训教官、校国旗护卫队特邀顾问等职,把阅兵精神化作了看得见、学得到的“身边榜样”。
作为国防教育协会副会长和校国旗护卫队特邀顾问,她牵头参与组织招新,用自己的军营故事和阅兵经历,把国防教育从课本上的概念,变成了鲜活的体验;作为军训助训教官,她教新生站军姿、踢正步时,总会想起自己在阅兵场的训练时光,既保持着退伍军人的专业严谨,又带着学姐的亲和力,“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所以更懂怎么帮他们学会坚持。” 2024、2025年新生军训时,她不仅带队员练队列,还在军训歌曲比赛中担当指挥,带领会计与审计学院学子拿下第一名;训练间隙,她会和新生聊起军营里的趣事、阅兵场的荣光,在轻松的氛围里完成最生动的国防教育。
更让她欣慰的是,不少新生听了她的故事后,悄悄萌发了从军报国的想法。“有同学跟我说,‘学姐,我也想穿军装、保家卫国’,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这份言传身教的力量,比任何荣誉都珍贵,她不仅是优秀朋辈助训教官,更是把爱国情、强国志种进青年学子心里的播种者。
从火箭军军营到九三阅兵场,从受阅队员到校园榜样,蒿蓝泽始终记得:阅兵精神不只是踢好正步,更是走好人生每一步;青春的意义,不只在于个人的成长,更在于把“小我”融入“大我”。
如今的她,仍在以自己的方式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课堂上她认真求学,是为了将来能以专业能力服务社会;校园里她积极投身国防教育,是为了让更多青年读懂“家国”二字的重量。她的故事告诉我们,青春的“正步”,可以踏在阅兵场的长安街上,也可以踏在经贸校园的课堂里、志愿服务的社区、社会实践的乡野、追逐梦想的征途上。只要心怀热爱、坚守初心,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来就是光的一部分”的星辰,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