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中秋月满,国庆情浓。南京江宁淳化街道以“弘扬传统、传递温情、凝聚共识”为核心,紧密围绕“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等主题,统筹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形式多样的双节庆祝活动。从文化传承到精准服务,从亲子互动到银龄关怀,活动以节日为纽带,将家国情怀融入社区肌理,让文明实践扎根群众生活,绘就了“小家团圆、大国安康”的幸福图景。
文化铸魂:让传统节日焕发现代活力
传统不是守旧,而是在创新中传承。淳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文化+”模式,让双节文化既保留古韵,又贴近现代生活。解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双节同庆话安康 巧手灯笼映团圆”主题活动,将中秋传说、国庆历史讲解与秋季养生科普结合,居民在制作玉兔、国旗元素灯笼时,既读懂节日内涵,又掌握健康知识,实现“文化滋养+生活赋能”双重效果。周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奇思妙想绘灯笼”主题活动,孩子们在灯笼上绘明月、卡通形象,在创作中理解“团圆”寓意,让传统文化在童心扎根。


齐武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非遗传承与红色教育融合,开展“薪火相传映初心 非遗箔彩绘山河”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在金箔上贴绘党徽、天安门,在千年金箔技艺体验中强化身份认同;科宁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古法雕版拓印体验区,居民用梨木版拓印玉兔、月饼图案,墨香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这些活动打破“文化单向传播”模式,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让双节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生。
服务暖心:以精准举措覆盖群众需求
文明实践就是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引导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一老一小”、困难群体等重点对象,推出定制化服务,让节日温暖直达需求端。茶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情暖中秋・爱驻茶岗”主题活动,志愿者分组入户为老人送月饼、牛奶,帮老人整理房间,随后在活动室开展“品饼话家常”“手工制艾枕”活动,既解决老人生活难题,又满足其精神需求,践行“尊老、敬老、爱老”美德。土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月满华诞,耆乐融融”主题活动,为老人准备手工制作与团圆饭,让老人在热闹中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玉树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则以“为民初心坚如‘玉’,双节‘树’红映团圆”为主题,带领党员学习作风建设精神,围绕“一支部一实事”计划选定红“柿”课堂、红“荫”小摊等服务项目,将“为民承诺”贴成“玉树”树叶,让党员服务从“口号”变为“行动”。街道妇联“宁姐月嫂”暖心服务走进修文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月嫂咨询、口腔义诊、香囊DIY,精准对接居民家政、健康需求,让“家门口的服务”更贴心。


全龄参与:凝聚家国同心的社区共识
淳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设计全龄友好活动,让不同年龄层居民都能找到参与感,在互动中凝聚“家国一体”共识。成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童心颂祖国 领巾映光辉”主题活动,少先队员通过朗诵《红领巾心向党》、抢答国庆知识、制作中国地图树叶画,在仪式感中厚植爱国情怀;横岭社区“童心贺国庆 萌娃闹中秋”亲子活动,以音乐、游戏、手工等形式,让幼儿在亲子互动中感知节日与家国。
杨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月圆共此时,幸福听我说”主题活动,居民分享“买新能源车享补贴”“社区卫生站便民”等生活变化,在制作月饼、书写心愿中,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发展相连。


从文化传承到精准服务,从全龄参与到家国共识,淳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节日为契机,累计开展双节活动20余场,参与人数超4000人次,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共享”。让文明新风浸润城乡角落,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在团圆中感受温暖,在祝福中传递力量,共同书写社区文明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