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2025-09-21 21:38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9月19日,2025年“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紫金山科技城圆满完赛,来自世界各地的28位顶尖创业人才齐聚南京争夺年度桂冠。

作为南京吸引全球高端海外人才、推动科创成果落地转化的金名片——“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已成功举办十三届,共吸引3700 余位来自28个国家与地区的海外人才踊跃参赛,130多家参赛企业在宁落地,98人入选重点人才计划。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爱军在会上致欢迎辞,他表示南京始终秉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开放理念,将海外人才视为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南京切实强化省会城市担当,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希望通过大赛,能够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选择南京、扎根南京,成为南京创新发展的城市合伙人。江宁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林云飞就江宁区“1234主导产业集群”、人才企业及高校等创新创业环境进行介绍,并围绕创新扶持全领域、创业服务全链条、科研资助全覆盖、生活保障全方位四大创业扶持政策进行全方位推介,充分表达了江宁区“以城聚才,以才兴城”的使命和决心。全球召集,归鸿筑梦,本届大赛历时近一年,面向全球招募优秀创业人才,吸引来自中、澳、美、英、等十多个国家的300多名海内外人才报名参赛。经中国广州、澳大利亚墨尔本、美国亚特兰大、英国伦敦四场分赛激烈角逐,28位创业人才脱颖而出晋级决赛。本次参赛项目不仅覆盖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等南京新型产业集群领域项目,更有新一代人工智能、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等未来产业新赛道领域项目,充分展示了本次参赛创新创业的多样性和前瞻性。

在路演环节,各项目负责人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向由毅达资本、中科国华等知名投资机构合伙人和专业院所、高校教授导师组成的评委团展示了他们的创新成果和市场潜力。其中,不乏已经获得国际认可、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的项目,这些项目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赢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

“面向节能低碳的高氨氮有机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装备”的项目负责人周鑫和“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有着分不开的缘分—他们的企业正是通过这个大赛落地南京的。周鑫表示:“当初决定参加大赛的原因很简单,我的心愿就是把实验室里的成果真正搬到祖国大地上,让水处理技术从理论走向产品、走向产业,实实在在解决行业里的痛点。科技型企业初创时,需要一个能对接资源的平台,“赢在南京”恰好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政策对接、资本对接、产业对接,这些初创期最需要的支持大赛都给到了,所以我毫不犹豫带着项目来了。”

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的刘磊赴英国求学完成硕士与博士学业后,带着项目“高分辨率低温低噪声相控阵列信号接收系统以及探测整体解决方案”再次回到南京,他表述:“过去十余年,我一直在国外专注于射频与电子工程,心怀“把世界前沿技术带回祖国”的理想,此刻有幸回到起点南京,倍感亲切与光荣。”

此外,大赛还特别设置了紫金山国际人才街区参访环节,邀请参赛人才参观紫金山实验室展厅、新质汇成果转化超市、空中人才社区、人才专列火车市集,实地体验江宁区的创新氛围对接交流,相关开发园区、留创园载体负责人与参赛人才面对面交流,解答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政策疑问,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本届大赛共角逐出一等奖四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十名,颁奖环节将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上举办。除获得丰厚的奖金、创业计划书修改、项目路演辅导、载体对接等创投融资服务,优胜选手还将获得宣传推介和对接专业领域内的创投机构等定制服务。

随着全球创新创业的不断发展,南京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完善的政策体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来此创业发展。未来,南京将继续深化人才政策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海外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优质的服务支持,吸引更多高层次海外人才来此实现创业梦想,共同绘制南京创新的蓝图。

新华日报·交汇点 记者 王逸男 通讯员 高启航

标签:
责编:王逸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