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最直接期盼。从化解邻里纠纷的“小事”到优化社区服务的“实事”,从破解治理难题的“硬事”到回应民生关切的“心事”,基层治理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顶山街道将“善治”理念根植于实践中,通过机制创新、服务下沉、生态培育,让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服务有精度更有厚度。
筑基:以“六字诀”夯实治理根基
基层治理的生命力,在于精准回应群众需求。江北新区顶山街道七里河社区深耕细作,发挥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首创以“立、理、利、力、礼、例”六字诀构建高效议事体系,为社区治理注入强劲动能。从制定《小区议事会议事规则》筑牢制度框架,到引入专业力量破解管道淤积等复杂难题;从聚焦“利民互利”实现道闸维修多方共赢,到联动“1+3+N”多元力量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再到以“三先三后”礼仪培育文明协商氛围,更以典型案例推动“快速响应—分类施策—长效管理”模式落地——每一个“字”的实践,都指向“群众事无小事”的初心,为“智理”打下制度和共识基础。
聚力:用“敲门行动”架起连心桥梁
治理的效能,最终要体现在为民服务的细节里。顶山街道以“敲门行动”为抓手,推动党员和干部下沉网格、服务走进家门。七里河社区创新“集中网格走访周”,在入户走访中发现迎江路无照明的民生痛点后,30天内就以太阳能路灯解决居民“夜行路”难题;临江社区则回应正荣润锦城小区儿童游乐设施不足的呼声,快速增设滑梯秋千,让“急难愁盼”在“零距离”沟通中化解;面对江与城小区北门非机动车道出入口事故频发的隐患,社区同样迅速响应群众反馈,通过设置减速带、增设警示标志、高峰期安排保安值守等组合措施,为居民筑牢出行安全防线。这一次次“敲门”,敲开的是群众的心门,架起的是党群连心桥,让“开门搞教育”转化为“上门解民忧”的实效,让“智理”更贴民心。


生根:让治理智慧滋养社区未来
基层治理的魅力,在于从解决问题到培育生态的持续生长。无论是“六字诀”构建的议事体系,还是“敲门行动”践行的服务理念,都是在播撒共建共治共享的种子。这些具体而微的改变,正悄然凝聚成社区的“向心力”——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诉求者”变成“建设者”,党员带头参与、群众积极跟进,社区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合力推着干。这种治理生态的养成,让每一次问题解决都成为社区成长的养分,让基层治理在回应民生中不断迭代升级,最终生长出更具韧性、更有活力的幸福家园。
顶山街道将继续以善治理念为引领,将“民之所盼”作为“治之所向”,用“俯身听民意”的姿态架起连心桥,以持续探索让“智理”之路越走越宽,形成贴合实际、惠及民生的基层善治模式。
通讯员:陈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