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的夏日 | 绘筑信仰之光,赓续红色血脉——金陵科技学院“博爱青春”实践活动走进爱心暑托课堂
2025-08-11 16:45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讯 近日,淳化街道科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爱心暑托班的孩子们迎来了一场别具特色的“博爱课堂”。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十字精神,丰富爱心暑托班课程内容,淳化街道团工委携手金陵科技学院体育部,精心组织开展爱心暑托班“红色传承·博爱同行”主题课程活动,以沉浸式、艺术化的方式,将信仰的力量、历史的温度、青春的担当,深深植入孩子们心中,为这个夏天增添了厚重而温暖的一笔。

沉浸式表演,打开红色记忆的窗

来自金陵科技学院体育部的“博爱青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如约走进科苑爱心暑托班,带来一场沉浸式红色剧目——《烽火仁心》,一场跨越时空的信仰之旅随帷幕徐徐拉开。

舞台上,身着粗布军装的新四军救护队员在烽火连天中穿梭奔走,一边是轰鸣战火,一边是守护生命的坚定步伐。剧情取材于抗战时期新四军红十字救护真实事迹,讲述一群红十字救护队员在极端艰苦环境下坚持“救死扶伤、保护生命”的动人故事。现场的孩子们屏气凝神、全情投入,随着剧中角色的对话与命运起伏,不时发出感叹与掌声,在生动的艺术语言中感受到红色信仰的力量。

这场由青年大学生编演的“新四军里的红十字故事”话剧,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更是一次信仰的传递。它用青春的语言讲述革命故事,用真挚的情感点燃童心中的红色火种,在课堂中播撒下理想与信念的种子。

艺术化表达,激发少年爱国情怀

话剧演出结束后,志愿者组织孩子们开展“红色传承·博爱同行”主题绘画活动,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他们心中的“红十字精神”。志愿者们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了新四军的历史背景与红十字的博爱精神,引导他们理解“人道主义”不仅是战地救护的理念,更是今日和平生活的重要守护。随后,孩子们围绕“红十字精神”与“人道情景”,自主构思、自由创作,有孩子画出身负担架穿越战火的救护员,有孩子画出红十字救护队员包扎受伤战士的瞬间,也有孩子在画纸上书写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一笔一画虽稚嫩,却饱含着少年儿童最纯真的家国情怀与价值认同。

为更好发挥育人实效,实践团在作品创作后特别设置了“优秀作品讲述”与“自述创作理念”等环节,引导孩子们将内心感悟外化表达,孩子们在讲述中流露出对英雄的敬意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团队还将优秀作品扫描留档,并纳入学校“博爱青春”项目成果集展示。

校地融合,青春力量赋能基层实践

此次活动不仅为爱心暑托班的少年儿童带来了一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红色教育课堂,也为高校青年搭建了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淬炼本领的实践平台。金陵科技学院体育部“博爱青春”团队成员均为红十字青年骨干,团队在此次活动中将“红色教育+艺术表达+互动教学”有机融合,用孩子们“听得懂、学得进、记得牢”的方式让红色精神真正“飞入爱心暑托班”,用青春之我诠释青年人的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

下一步,淳化街道团工委将持续优化“爱心暑托班”服务体系,完善课程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暑托服务从“看护”向“育人”转变。重点引入红色教育、安全教育、艺术启蒙等内容,结合高校志愿服务力量,打造更专业、更有温度的爱心暑托育人阵地。同时,淳化街道团工委将以爱心暑托班为载体,不断深化与高校在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等方面的合作机制。聚焦高校专业优势,拓展共建项目、推动成果转化,搭建青年学生服务基层、成长成才的平台,实现校地优势互补、双向赋能,持续释放协同育人效能。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