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音符里的抗战记忆:歌声嘹亮忆大捷 《金牛山上打胜仗》铿锵回荡山水间
2025-08-04 17:04  来源:龙虎网  作者:于倩  
1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新四军东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在南京周边建立抗日根据地及深入城内进行地下斗争,勇敢战斗在敌人心脏、抗日最前线。在南京的抗战岁月中,不仅有气壮山河的斗争故事,还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抗战歌曲,这些歌曲对鼓舞军民士气、夺取抗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由南京市委党史办指导、龙虎网推出《南京音符里的抗战记忆》系列报道,用嘹亮歌声回忆抗战烽火岁月、见证时代发展的奋斗新篇,用“南京音符”诉说抗战历史,缅怀抗战英烈,传承和发扬伟大抗战精神。

“新四军,真正强……金牛山上又打了大胜仗,布下了天罗和地网,杀得鬼子汉奸没处藏……”1941年4月17日拂晓,位于南京六合的金牛山突然传来激烈的战斗声。日军700余人乘夜突发袭击,却撞进了新四军布下的“梅花桩”,被打得落花流水。战后,一首铿锵战歌《金牛山上打胜仗》就此诞生,这旋律,在青山绿水间已回响了80余年。

胜利之歌蕴含战斗智慧

碧波万顷的金牛湖畔,青山连绵起伏。80余年前,这里曾是中国军民抗击日寇的疆场,流传着一个个新四军英勇战斗的故事。

1939年8月,新四军第五支队在罗炳辉司令员的率领下挺进六合竹镇,开辟了以竹镇为中心的抗日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六合地区抗日烽火在这里燃烧。

金牛山南麓,一座长方形灰色纪念碑巍然矗立。碑身上“金牛山战斗纪念碑”八个金色大字遒劲有力。

“可以说,那是一场以少胜多的奇袭。”六合区党史办工作人员周怡婧介绍,《金牛山上打胜仗》不光是一首歌颂胜利的歌曲,这首歌里还蕴藏着战场的智慧密码。在当年这场战斗中,罗炳辉首创“梅花桩战术”:将部队分作六七支“梅瓣”,在十里山野呈梅花状布阵。中心队员诱敌深入,外围部队如花瓣收拢合击,使日伪军首尾难顾。

罗炳辉主持撰写的《战斗详报》中曾这样描述这场战斗:“敌人以爬行沿田埂秘密接近我军,当为我军事哨发觉开枪即打,敌人向我猛冲,我即与敌展开血战。因我军部署是梅花桩式,敌人不能包围我,反而为我包围。”

“他的这一阵法进可攻、退可守。”周怡婧介绍,在那场战斗中,半天内我军歼敌500余人,缴获机枪步枪数十,以54人牺牲代价创下1:10战损比,堪称一场大捷。金牛山反袭击战是继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江北重建、第二师组建以来与日本侵略者打的第一场硬仗、大胜仗,极大地振奋了我军士气。此战作为以少胜多反袭击战的成功典型范例,与平型关等战斗一起被载入了《中国近现代史大典·军事篇》。

金牛山反袭击战胜利后,同年,由新四军文艺工作者许平作词、黄粲作曲,创作出这首《金牛山上打胜仗》。当年,这歌曲在六合一带家喻户晓,直至今天还在被群众传唱。在周怡婧看来,这首歌不论是歌词还是谱曲都十分生动、活泼,传颂着罗炳辉独创的“梅花桩”打法,表现了军民一同庆祝胜利的喜悦心情。

金牛山上打胜仗歌谱,其中“黄乐”应为“黄粲”。六合区党史办供图

昔日抗战疆场今日文旅胜境

青山巍巍,留下烽火记忆;绿波荡漾,记录嘹亮歌声。80余年后,当年抗击日寇的疆场已成为创业创新、建设美丽乡村的热土。

金牛湖景区。景区供图

南京金牛茉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玉海在这片热土上生活工作了20年,这期间,他真切见证了金牛湖片区的变迁。1958年,六合在当地开挖新建金牛山水库,这就是全市最大人工湖泊——金牛湖的“前身”。如今,依托金牛山、金牛湖等秀美山水风光和《茉莉花》发源地、青奥帆船赛举办地等独特的文化底蕴,金牛湖片区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建成了金牛湖景区、金牛湖野生动物王国2个4A级景区和桂子山石柱林景区、多乐拾趣花田等一批特色景点,2014年金牛湖旅游度假区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

金牛湖景区。景区供图
金牛湖野生动物王国。景区供图

近年来,金牛湖旅游度假区积极抢抓全市唯一国家级EOD试点、省级“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契机,精心策划了茉莉花音乐节、国庆烟火嘉年华、冬捕美食嘉年华三大品牌文旅活动,积极承办国家级体育赛事,常态化开展水上运动、动物研学夏令营等活动,培育茉莉花农民画文创小店、湖畔咖啡馆等业态,不断吸引南京及周边城市游客打卡。上半年,度假区旅游接待人数超300万人次,旅游收入31.2亿元。

杨玉海告诉记者,2008年金牛山战斗纪念碑迁建至景区内,成为红色教育的核心。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金牛山战斗这段历史,景区做了不少尝试,在纪念碑和战斗遗址处安排讲解员,给游客讲述当年的历史。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度假区将结合《金牛山上打胜仗》这首战歌,推出一些新的文旅活动和文化场景。

战歌新篇:从村庄、社区唱到城市舞台

7月25日上午,金牛山战斗纪念碑前,清澈的童声划破山间的宁静。“布下了天罗和地网,杀得鬼子汉奸没处藏,势如破竹多亏了梅花桩……”20余名青少年肃立碑下,齐声唱响这首诞生于烽火年代的歌曲。

研学教育实践活动现场,学生唱完《金牛山下打胜仗》后,献花祭奠英烈。杨善芝供图

这是2025年度“繁花调韵 情系金牛”茉莉花暑期研学教育实践活动动人一幕。孩子们通过这沉浸式的歌声,触摸历史的脉搏,开启了重温新四军抗战历史的学习之旅。

活动承办方——六合区鲜花调传习所负责人杨善芝介绍,为还原歌曲神韵,把这首歌唱好、唱出气势,他们前期还拜访了相关专家了解历史。三年来,为把《金牛山上打胜仗》传唱下去,他们组建了多支特色队伍,队员既有20多岁的青年也有60多岁的长者,既有普通居民又有机关工作者,表演形式从一开始的基础合唱升级为情景表演唱,巡演的足迹也从金牛山下的村社舞台一路唱进区级、市级舞台。“当年的战斗就发生在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们唱的每句歌词都带着家乡的体温。”杨善芝说。

团队成员在排练中。杨善芝供图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杨善芝和他的团队正全力打磨《金牛山上打胜仗》的全新演绎。“队伍已组建完成,最近排练抓得很紧,每次至少练两小时。”他介绍,新设计的服装将融入党旗和新四军军旗元素,表演唱队伍也将用更饱满的气势,唱出当年军民同庆胜利的豪情,“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也希望能让今天的人们从穿越烽火的歌声中感受到伟大抗战精神。”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