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辖区居民法治素养,筑牢法治建设根基,近期,永宁街道张圩社区创新普法载体、丰富普法内涵,通过精准化、场景化、联动化多维发力,推动普法宣传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精准施策,靶向滴灌解民忧。针对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差异,张圩社区量身定制普法“菜单”。联合浦口区人民检察院、法院、永宁司法所及消防站等单位,走进社区暑托班开展“法治护航成长”系列活动,围绕防溺水、防电诈、消防安全等主题进行沉浸式教学;组织“法律明白人”与“普法志愿者”入户走访,用通俗语言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帮助青少年家庭构建法治防护网;针对农村居民关切点,用通俗语言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土地延包、婚姻家庭等条款,现场解答继承分割、邻里纠纷等民生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法治宣传手册1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20余人次,实现“按需普法”精准触达。

二是场景融入,日常浸润润民心。将普法阵地延伸至群众生活场景,构建“处处有法、时时学法”的浓厚氛围。线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场所,打造“法治文化角”“普法宣传栏”等固定学习点,定期更新法律知识与典型案例;线上,通过小区居民微信群,推送“以案释法”短视频10余条,用身边的真实案例解读法律条文,增强普法的趣味性与传播力,让法治学习融入茶余饭后日常。
三是多方联动,协同共治聚合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普法联动机制,凝聚法治建设合力。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及法律顾问组建“普法宣讲团”,开展“法治进乡村”专题讲座;发动村干部、老党员等加入普法志愿者队伍,形成“社区+网格+家庭”的立体普法网络;将普法工作与矛盾调解深度融合,在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时宣讲相关法律条款,让群众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直观感受法律的威严与温度。
下一步,张圩社区将不断开拓普法新形式、新渠道,着力推动普法宣传从“看得见的覆盖”迈向“有实效的落地”,让法治阳光照亮社区每个角落。
(永萱 卢兴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