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环境的舒心与否,关乎每一位居民的日常幸福感。近来,聚焦大家最关心的出行安全、居住保障、环境优化等问题,南京江北新区顶山街道党工委以“环境提升微改造,'老巷'新生共治理”为破题路径,将其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用一件件实打实的改造工程,为美好生活“加码”。

告别“积水路”,踏上“安心道”
“以前就盼着有人能听听咱们的想法,把这老路修一修,没想到街道真把大家召集起来征求意见。”
顶山街道龙虎巷社区是辖区的典型老旧零散片区,居民大部分是原浦镇机厂职工的后代,许多建筑可追溯到清末民国。因岁月侵蚀与道路排水功能设计不足,浦厂二村19-25幢周边的路面经常出现坑洼积水。
为此,顶山街道高度重视,社区通过开展“敲门”行动,逐户上门开展意见征集,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完善整治方案。如今,这片区域的路面修缮工程已在5月底顺利完工:1700㎡的路面变得平坦整洁,排水系统高效畅通,从根源上解决了雨天积水难题。不仅居民日常出行更安心,老年朋友遛弯、买菜也多了份保障,周边环境同步焕新,居住舒适度显著提升。
拆“隐患”,护“平安”,更留“情怀”
龙虎巷社区内存在一些老房屋,因年久失修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顶山街道将此类治理列为重中之重,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耐心细致地向居民讲解安全风险,劝导落实人户分离。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15户居民积极响应,顺利实现安全转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工会后街103号的住户——因对老宅怀有深厚情感,希望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保留原貌。龙虎巷社区了解诉求后,主动担当“协调员”,多次对接相关部门协商,最终帮助该住户按“原址原貌、原高度”标准完成房屋出新,既守住了安全,也留住了记忆。
基础设施焕新,宜居指数升级
从7月初开始,建设一村、二村片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出新工程正式启动。这片涵盖310户、6700平米的区域,将迎来一系列“大动作”:实施道路硬化约5000平米、新建排水管道1500米、加装路灯14个、监控4个,另建三隔池1座。
这些,都是发挥社区网格党支部+“巷邻巷亲”红巷党员志愿者的作用,根据收集到的居民需求制定的“焕新清单”。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街道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真正以实际行动推进片区环境改善与功能升级。
居民是“阅卷人”,更是“主人翁”

在各项工程推进过程中,顶山街道始终坚持“大家事大家议、大家管”。施工期间,“巷邻巷议”议事会常态化开展,党员与居民代表围坐交流,各类改善建议被及时吸纳;社区党总支还牵头组建党员志愿者专项监督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全程参与施工质量监督、问题协调,确保工程稳步推进。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监督者”,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共同描绘美好家园新图景。
从路面维修、路灯新增、危房消险、排水管道新建,到“巷邻巷亲”夕阳红文艺队和“老伙伴”志愿服务队的组建,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一个个细节的改善,都是顶山街道书记项目的一项项惠民举措落地见效。未来,顶山街道将继续聚焦居民需求,用更多暖心举措,让幸福在家门口持续升级!
通讯员:陈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