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溧水区洪蓝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立足群众需求、聚焦服务细节,通过创新机制、优化流程、强化队伍等举措,着力构建亲民、惠民、便民的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政务窗口服务效能,让基层服务“小窗口”发挥出暖心便民的“大作用”。
创新服务机制,推动“便捷办”
洪蓝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整合社保、民政、卫健等高频事项,推行“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减少群众排队时间。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针对企业需求设立“惠企专窗”,实现政策咨询、申报辅导“一站式”办结。同时,推广“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通过“苏服办”APP、街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引导群众“指尖办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优化服务环境,提升“体验感”
洪蓝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完善无障碍设施、休息等候区、自助服务终端等硬件配置,配备饮水机、老花镜、急救箱等便民设施,营造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推行“微笑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举措,要求窗口人员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用贴心细节传递服务温度。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安排专人协调解决群众办事难点,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强化队伍建设,练就“硬本领”
洪蓝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礼仪培训和技能比武,切实提升窗口人员的政策解读、系统操作和沟通协调能力。建立“季度服务之星”评选机制,通过群众打分、同事互评等方式,激励工作人员争当标兵。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要求工作人员精准解答群众疑问,杜绝办事群众来回跑、反复问的情况。据统计,今年以来已开展专题培训36场,覆盖窗口人员50余人次,群众办事好评率达99.2%以上。

延伸服务触角,实现“上门办”
洪蓝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高频事项下沉至12个村级便民服务站,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同时组建“流动服务队”,定期进企业、进小区、进村组开展政策宣讲和上门办事,今年以来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结合“网格化”管理,网格员化身“政务代办员”,为行动不便的群体提供上门服务,真正实现便民“零距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洪蓝街道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更优举措、更实作风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让“小窗口”彰显“大民生”,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通讯员 吴菊清 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