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微风拂过菜园,带来阵阵蔬果的清香。为让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农作物知识,感受劳动乐趣,近日,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柘塘社区组织开展了“菜园里的自然课 亲子携手认作物”主题活动。

活动当天一早,集合点就聚集了兴致勃勃的家长和孩子们。志愿者简单介绍了活动流程后,便带着大家向小菜园出发。
刚进入菜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便映入眼帘。紫红色的茄子挂满枝头,长长的豇豆垂落在藤蔓间,饱满的玉米棒子挺立在田垄上。“哇,这里有好多认知卡上的农作物!” 孩子们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拉着家长的手快步走上前。

志愿者首先带领大家来到黄瓜种植区。“小朋友们看,这就是黄瓜,它们有的翠绿细长,有的微微弯曲,浑身还长满了小刺呢!” 志愿者指着藤蔓上垂挂的黄瓜说道,“黄瓜是爬藤植物,喜欢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从播种到采摘差不多要一个半月。” 她轻轻摘下一根鲜嫩的黄瓜,让孩子们小心地触摸,感受它毛茸茸的表皮。“原来黄瓜是这样长在藤上的,我还以为像西红柿一样直接长在枝干上呢。”小朋友吴熙哲瞪大眼睛惊讶地说,引得众人忍俊不禁。


随后,大家来到豇豆种植区。翠绿的豇豆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缠绕在竹竿搭成的架子上。志愿者轻轻摘下一根豇豆,对孩子们说:“豇豆也是藤蔓植物,必须搭架子才能顺利生长。大家看,成熟的豇豆是翠绿色的,摸起来硬硬的,如果颜色发黄、变软,就说明过熟了。” 她还示范了如何顺着藤蔓轻轻摘下豇豆,避免损伤植株。孩子们认真地学着,有的踮起脚尖寻找最长的豇豆,有的和家长分工合作,一人扶着架子,一人伸手采摘。
玉米地是孩子们最期待的地方。挺拔的玉米秆上,结着饱满的玉米棒子,玉米外面裹着层层包叶,顶端还露出棕色的须。“玉米的生长周期比较长,至少三个月以上才能收获。”志愿者指着一个玉米说,“大家看,当玉米须变成深棕色,玉米粒饱满有光泽时,就可以采摘了。” 孩子们好奇地围着玉米秆,有的数着玉米叶子,有的轻轻拨动玉米须,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

认识完几种农作物,就到了最激动人心的采摘环节。志愿者先示范了不同蔬果的采摘方法和技巧:摘茄子要握住果实底部轻轻转动;摘豇豆要捏住豆荚顶端顺势拉下;掰玉米则要一手扶住玉米秆,一手握住玉米棒向下用力。听完讲解,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始采摘。不一会儿,每个家庭的篮子里都装满了茄子、豇豆和玉米等蔬菜。

“平时在菜市场看到的都是摘好的,今天亲眼看到它们长在地里的样子,还亲手摘了,孩子特别开心,回家非要自己洗茄子做菜呢。” 家长吴旭东笑着说。孩子们也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知道了这些蔬菜的生长过程,以后会更加珍惜粮食。
“这次‘菜园里的自然课’,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认识了农作物,体验了采摘的乐趣,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的种子。”柘塘社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利用辖区资源,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然中快乐成长。
通讯员 李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