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为了向广大居民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让“生命教育,救在身边”的理念深入人心,4月22日,秣陵街道红十字会开展了应急救护培训课程。此次培训课程聚焦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以及气道异物梗阻这三项关键的急救技术,现场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参与者带来全面且实用的急救知识。

法律为助人保驾护航
课程伊始,主讲老师强调了法律对救助人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民事责任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法律条款无疑为人们参与急救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后盾,鼓励大家在紧急关头勇敢伸出援手。
急救三大生命守护术
培训过程中,主讲老师详细阐述了心肺复苏的完整流程。当遇到有人晕倒时,应迅速进行呼救,例如高声呼喊“快来人啊!这里有人晕倒了”,明确指定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询问周围是否有AED设备。拨打120时,需准确告知事发地点、初步评估后的现场情况以及联系人和电话等关键信息,切记等120调度员挂断电话后再结束通话,必要时可在调度员的指导下开展急救。紧接着,讲师示范了CPR的标准步骤:首先评估现场环境与伤员的意识和呼吸状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呼救并寻求他人协助。胸外按压是CPR的核心环节,需按照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循环往复,且每5个循环后要再次对伤员进行评估,直至专业急救人员抵达现场。
在讲解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时,强调了AED的操作简便性。一旦获取到AED,应立即开机并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通常包括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胸部指定位置,机器自动分析心律,若提示需要电击,则确保无人接触患者后按下电击按钮,随后继续进行CPR,直至患者恢复意识或专业救援人员接手。
对于气道异物梗阻这一常见紧急情况,课程也进行了细致讲解。不同人群的急救方法略有差异,成人可通过海姆利希急救法,即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臂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置于患者腹部肚脐上方,另一手握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施压,帮助患者排出异物;而婴儿则需采用背部叩击与胸部冲击相结合的方式,先将婴儿面部朝下放在救护者前臂上,用手掌根部叩击婴儿肩胛骨之间的背部,若异物未排出,再将婴儿翻转成面部朝上,用两手指在婴儿胸部中央进行冲击,直至异物排出。

理论知识还需实战检验培训现场还安排了双人CPR+AED的完整练习环节,让学员们在模拟场景中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的协同运用,进一步强化大家的实战能力。

此次应急救护培训不仅向居民传授了专业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更增强了大家的急救意识和应急能力。秣陵街道红十字会将继续开展此类培训活动,让更多人在身边发生紧急情况时,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让“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人人敢急救”成为常态,在危急时刻为身边人撑起生命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