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局,古韵传新声
2025-01-26 09:07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王峰  
1

“一年四季春为首,冬去春来好年头;江南佳丽繁华景,千年古都今又新……”南京白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春华及其团队创作了新节目,迎接蛇年春节的到来。

带孩子看演出“磨耳朵”

“蛇年春节已来到,家家旧符换新桃,年年更新节节高……”不久前,徐春华现身南京市文化馆,表演其最新作品《欢乐春节》。

说的是最正宗的城南老南京话,唱的则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同时又糅入了弹唱曲调;再加上内容通俗易懂,整个演出韵味淳朴、生动诙谐,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笑声和掌声。“过年不玩夫子庙,等于没过年……”这些内容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如果不是看演出,现在很少能听到这么原汁原味的南京话了。”市民王阿姨说,作为一个在这里生活了六十多年的老南京,听着白局,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市民奚女士是带孩子来的,“小孩读五年级,作为南京娃,要热爱和了解家乡的文化。南京白局听着就是热闹、带劲,必须让孩子来看演出,多磨磨耳朵。”

成为南京人文风俗“取景窗”

春运旅途、秦淮灯会亮灯……如今的南京,白局表演处处可见,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已成为研究南京方言和人文风俗的一个窗口。

所谓“白局”,就是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又因源自南京,故名“南京白局”。

作为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地方性古老曲种,南京白局以地道的南京方言,传唱南京历史故事、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演出内容与最新新闻及基层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极具南京地方特色。所以,南京白局又被誉为“南京方言的活化石”“南京民间文化百科全书”。

“舞台一尺,二胡一把,三弦儿几弄,琵琶亦在,碟一只,板一副,面前大脐鼓一叩……”南京白局表演形式比较简单,从最初诞生于秦淮河边的云锦机坊,到演变为一种说唱形式,再到对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的借鉴,进而又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南京白局逐渐成为在本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最主要的乡土曲艺。

2008年,南京白局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创新内容引发观众共鸣

“方言是白局最难的部分。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说南京话了,或是说不再讲纯正的南京话。”得益于徐春华等人的长期坚守,南京白局再次重放光彩。

南京白局与流行歌曲、评弹、说唱等艺术门类跨界融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的传承不仅在于保留原来的段子、唱法、方言,更在于融入生活、反映生活。徐春华正不断进行内容创新,从其所创作的《过年观灯》,即可一览南京人新年期间的民风民俗以及秦淮灯会盛况。

作品饱含浓浓的金陵元素,开头即从南京着手,讲述南京的过年风俗,比如“杀鸡买鱼带买肉,斩斩剁剁狮子头”,再比如“葵花籽、酥蚕豆、苞芦花、生果仁、四色糖、交切片……”过年的年俗和夫子庙小吃,让老南京的传统特色扑面而来。

标签:
责编: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