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老记”王喜根的退休生活:10年踏遍300个古镇村落探寻乡村振兴“钥匙”
2023-01-19 17:3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月19日南京讯(记者华诚)远离城市的喧嚣,在世外桃源般的古镇,像一只闲云野鹤,感受浓郁的民俗文化和人间烟火,这曾是记者兼作家的王喜根的退休设想,然而真正退休后,他更忙了,重新背上相机和采访包,翻山越岭,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把足迹留在中国大地上300多个古镇。让退休生活更加充实和含金量。他于2019年出版《寻访中国古村镇》,三年后又出版了姊妹篇《探访中国古村镇》,60万文字、800幅图片,反咉了200个古镇古村落的保护现状。

退休再“上岗”,自费踏遍300个古镇古村落

王喜根退休前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经济报副总编辑,职业生涯赋予了他观察、记录、思考的视角和能力,更涵养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特殊情结。出生京杭大运河畔邵伯古镇的他,仰慕“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神”冯骥才的作品,更敬仰他的为人,在他的精神感染下,为给子孙后代留个“想头”,王喜根默默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行动。

早在2007年底,他那本以扬州为地域特色,记录老行当、老玩艺、老食物、老风情的《扬州古巷风情》与读者见面,他忙不迭地给冯骥才寄上一本,冯先生寄来题词:“为后人留下记忆中的财富”。王喜根备受鼓舞,2014年底《扬州古巷风情》(上下册)面市,全书30万文字、350幅插图,图文并茂。捧读一篇篇热情洋溢的书评,他觉得肩上担子也沉甸甸的:“作为一名记者、一名作家,我有阅历、有笔力,应当有点社会担当”。他给自己的定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志愿者、“义工”。

2014年3月,王喜根正式退休。正当他抖擞精神准备开展“非遗”抢救行动,人生却与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刚刚拿到退休通知书,便收到了入院通知书,确诊为早期直肠癌。他央求医生不要在腹部制造瘘口,那样会给外出采风带来诸多不便,医生被他的精神所打动,答应只要有可能便采用国际领先的肛肠吻合技术将结肠和直肠一次性接上。手术进行了四个多小时,他清醒后的第一句话便是:结肠和直肠接上了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十分庆幸:也许不消半年,又可以挎着相机走进难以割舍的古镇古村落了。

出院后,他每天坚持行走1万步,逐渐恢复体能。在夫人悉心照料下,体重从140斤恢复到160斤,他按捺不住驿动的心又踏上了征程。2014年9月下旬,他走进了湖南凤凰古城、德夯古村,顺道攀登了天门洞。天门洞天梯有999级台阶。当天,下着小雨,他竟一口气登上了天梯。打这以后,他自信满满,越发不可收拾。

这些年,在夫人和友人陪伴下,全国300多个古镇古村落都留下了这位属马、有担当作家的足迹。每往一处,他会事先阅读相关资料,把功课做足,进入实地后一般住下来待几天,拍摄一批最具现场感的图片,同时和村民接触交流,尽可能完整地占有第一手资料;对于一些在古村落保护和拯救上有独特做法的人和事,他“顺藤摸瓜”,寻得最可靠的核心材料,利用早早晚晚的时间做好详实的案头笔记。

2019年,王喜根的《寻访中国古村镇》出版,“古城保护卫士”、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在序言中肯定了他不为功利的精神,认为他的这些田野调查之作,不仅发现各地在拯救古镇古村落中的亮点,褒扬他们的成功做法,同时又实事求是地剖析存在的问题,真诚地提出改进意见,力求引起人们对古镇古村落抢救和保护的哲学思考,这样的“著书立说”是一种对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的科学保护。

正本清源,留住古村落的“形”和“神”

中国古镇古村落被人们称之为“最后的精神家园”,作为一个以农耕文明为母体的国度,如何重建乡村文明,这是摆在面前的一个艰难任务。王喜根觉得,古镇古村落,是传统中国的基石。中国传统村落的颓势难以逆转,但一味唱衰没有意义。目前全国有2800多个县、19000多个镇、几十万个村庄。相对而言,特色鲜明、保留较完好、历史的记忆较深厚、民俗和民间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古镇古村落,是我们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是民族历史和精神情感之根。既要保住古镇古村落的“形”又要留住它的“神”。

走在偏远崎岖的小路上,王喜根到过人去楼空的古村落,周边的共生环境消失殆尽,河道填成了水泥马路。他也亲眼看见过被岁月侵蚀的古镇,老宅的木料腐朽得如同海绵,几乎一推就倒。由于资金压力巨大,破败的传统村落如同步履蹒跚的老人,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环境亟待改善,也有的“修缮”成网红咖啡厅、现代化民宿,与古村镇格格不入。

王喜根在寻访过程中还发现,这些年,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镇古村落并不少,一些地方拿到“金字招牌”后,便开发旅游,那一点资金,改变不了古镇古村落的破败和“空巢化”。也有投资商和当地达成协议,按照“区域规划、产业策划、整体运作”的模式,运用文化创意改造村镇旅游,“拆”字当头,粗制滥造,让传统文化变得粗浅、商业气息浓厚,积淀了千百年的古镇古村落让人扼腕叹息。

王喜根建言:拯救古镇古村落应当关注三点,一个是物质的、外观的东西,如老街老屋、古迹遗存;一个是流动的脉络,即古镇古村落历史的变迁;还有一个是非物质的东西,如民风民俗、地方戏曲、民歌表演艺术、地方传统手工艺等。物质遗产是肌体,历史是血液,非物质遗产是外在的气质,三者共生共存铸就了一个个古镇古村落的品格与风韵,只有重视和悉心保护,古镇古村落文脉才能得以长久传承。

当下,拯救古镇古村落关键还在于正本清源。从人文角度出发,挖掘古镇古村落的文化内涵,注重拯救的过程,力求见人见物有故事,这是王喜根进行田野调查的初衷。在调查中,他听说并接触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人和事:“刀下留城”救平遥的阮仪三、打造镇北堡神话的张贤亮、山西绵山“焦炭大王”阎吉英、安徽“阳产土楼保护第一人”郑小河、广州新塘拾贝人湛汝松、“明月湾保护第一人”秦伟平、“唤醒”钓源古村的古稀老人欧阳钟麟、仗义执言的老教授翟光奎、一片冰心在花瑶的刘启后、用心做好中国古建筑“搬运工”的袁绍林,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他眼前跃动,他对保护和抢救古镇古村落的义举肃然起敬:“有这样的榜样走在前头,我们的古镇古村落就有救”。

留得住“乡愁”,让更多古村镇“活”起来

王喜根的印象中,浙江西塘是“活”得优雅的古镇,这里有原汁原味、饱含着烟火气的家常场景,给游客带来了自然、温馨的感受。他坦言,中国古镇古村落保护现状喜忧参半,作为记者兼作家,有责任当好时代的记录者,把所见所闻、亮点和问题一起写出来,正本清源,努力推介古镇古村落保护模式,共同面对让更多的古镇古村落“活”起来。

在王喜根调查的300个古村镇中,江浙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成效走在前列。苏州又独领风骚,苏州有各级历史文化名镇21个,还有不少历史文化名村,苏州的保护模式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果将它认定为“苏州模式”,相信是会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认可。在现代化建设中,苏州做到保护与发展兼容,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不少古村镇给人的感觉是,它的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包括各种各样的文物、古迹、河流、建筑,甚至包括整个的风貌,确实保护得很好。长期以来,苏州市明确古城古镇古村落以整体保护为首要前提,通过明确保护管理责任,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实施历史遗存保护修缮,开展历史遗存活化利用,打造文化遗存保护利用示范项目,进一步凸显古城古镇古村落的文化特质,注重新理念、新业态、新元素与古色古香的古城古村镇风韵有机融合,打造了一批有烟火气、“活”着的古村镇,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昆山周庄古镇保护和发展并举。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制定出台了古镇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开辟旅游,发展经济”的十六字方针。30多年来,周庄在古镇保护方面累计投入50亿元,完好地保存了周庄古镇核心保护区60%的明清建筑和10多座古桥,为周庄古镇游打好了基础,成功走出了一条古镇保护与发展并举的特色之路。2005年4月,中国第一家“古镇保护公司”在苏州吴江同里古镇正式挂牌。这家由政府、技术专家以及专业化公司“三方联手”成立的新公司,成为同里古镇保护和发展新的“代言人”,古镇保护由政府“包揽”的局面率先在同里被打破,同里由此迈出了中国古镇保护多元化合作、探索市场化新路的第一步。著名学者阮仪三教授为此感到欣慰:“同里跑在了所有人前面,从整个古镇到每一个角落,同里的保护都是健康的、有序的、超前的。正因为保护得好,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跑过来。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看到一个历史上的古镇是什么样子。”

王喜根直言,古村镇保护公认有“四难”:一是整体保护难,二是严格按照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的修缮难,三是与古村落共生共存的环境保护难,四是留住原住民难。古镇古村落的开发利用与传承保护似乎永远是个纠结的难题,而一旦商业利益过度介入,难免出现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后果。如何使古村落开发和保护达到平衡?最终还得通过“民间自救”的方式,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汇聚民间的仁人志士,调动社会各界各种力量,抢救和保护岌岌可危的民间文化遗存。

为了让更多古镇古村落“活”起来,王喜根表示,有生之年努力推介古镇古村落保护模式,呼吁更多有文化素养、熟悉当地文化、对文化保护有热情、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和民间人士,积极参与到古村镇抢救和保护工作中去,再造融通历史和当下的活态村镇生活,真正让古镇古村落“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图片均由王喜根提供)

标签:
责编:华诚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