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智慧印章”: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的民心实践
2025-11-17 15:16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霍永浪  
1

中国江苏网讯“小孩办助学贷款要开收入证明,刚在村部几分钟就盖完章,比以前省了太多事!”提及村级盖章的新变化,江苏省灌云县南岗镇南岗村村民张凯的满意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改变的背后,源于灌云县以“智慧印章”为抓手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今年以来,灌云县委社会工作部针对全县13个镇街、329个村社的用章需求,升级推出“智慧印章”2.0版本,通过全程数字化管控与精准数据分析,不仅将村级“小微权力”关进“制度+技术”的笼子,更实现了防微腐、减负担、惠民生的多重成效——12345热线相关投诉量环比下降56.5%,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技术筑屏障,筑牢微腐“防火墙”

村级公章虽小,却关联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曾是基层治理的“痛点”。“过去有时凭人情就盖章,‘少批多盖’‘空白盖章’等问题时有发生,埋下不少矛盾隐患。”灌云县小伊镇后场村党总支书记马海洋的话语,道出了以往公章管理的困境。

如今,“智慧印章”2.0版本的全面应用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在1.0版本基础上,该系统实现了公章使用从申请、审核到用印的全流程透明化,所有操作数据实时接入县大数据管理局,形成“事前可控制、事中可监管、事后可追溯”的闭环管理体系。每一次用印都有迹可循、有据可查,让“人情章”“糊涂章”无处遁形,从源头上遏制了村级权力运行中的微腐败风险,让群众对基层治理的信任感持续提升。

清单明边界,卸下基层“千斤担”

基层负担过重,往往导致服务群众的精力被分散。为让村干部从繁杂的盖章事务中“松绑”,灌云县创新推出“菜单式”用章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梳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证明事项,坚决剔除不合理项目,将盖章证明准入目录精简至20项。

这份清晰的“明白纸”被醒目地张贴在全县各村社的党群服务中心,不仅让群众办事“按单索骥”,更明确了村级组织的职能边界——清单之外的事项无需村级承担。“以前总被各种盖章请求围着转,现在职责清晰了,能把更多时间花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上。”一位村干部坦言,负担的减轻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聚焦富民强村的核心任务。

服务提效能,打通民生“最后一米”

“以前盖章得先看村书记在不在,签字后再跑镇里,来回好几趟是常事。现在手机上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在村部就能直接盖章,太方便了!”龙苴镇石门村村民陈继生的经历,是灌云县“智慧印章”惠民生的真实写照。

依托数字化技术,灌云县将盖章服务从“线下跑”变为“线上办”,群众通过网络即可完成申请与审核,到党群服务中心就能实现“一站式”办结,真正实现了“少跑快办、一次办好”。流程的简化、效率的提升,不仅节省了群众的时间成本,更让政务服务的温度直抵人心,用“数据跑路”换来了“群众省心”。

如今,灌云县的“智慧印章”已成为基层治理的“标配”。下一步,该县将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持续聚焦基层“小事”、深耕治理“细节”,以数字化赋能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努力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示范样板,让现代化治理成果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霍永浪)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