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东海:从“有”到“优” 香菇产业“跃龙门”
2025-11-03 14:15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学英 万小波  
1

中国江苏网11月3日连云港讯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湖乡乡村振兴产业园内的香菇也进入销售旺季。伴随着物流车辆穿梭往来,一朵朵饱满的鲜花菇承载着富民兴村的希望,从香菇棚走向了千家万户。近年来,石湖乡因地制宜深耕传统香菇种植特色产业,通过成立强村公司,扩大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做强平台载体,推动香菇产业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

强化机制创新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以前都是各管各的大棚,农忙时节,采摘用工难,有时香菇采摘不及时无度生长导致售价低迷。如今成立了强村公司,以资金、资产入股,香菇统一采销加工,老百姓也更放心。”石湖乡水库村党总支书记李安峰边采摘香菇边说。

今年8月,石湖乡在“乡镇主导、公司指导、村级经营、群众参与”的四方联动模式基础上,优化形成“1+1+X”股权联结机制,整合乡党委、连云港泰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村三方资产资源,成立市场化运营主体—东海县拾湖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资产经营与产品销售。水库村通过“投资+保底分红”模式,以5栋钢结构大棚入股强村公司,9月以来实现经营性收入超5万元。

推进产业升级 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

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食用菌种植产业,发挥规模优势,提升其品牌竞争力,实现产品的最大效益化,石湖乡不断推进香菇精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先后整合乡村振兴资金及15个省扶持村帮扶资金等2565万元,建成143栋香菇大棚,配套2000平方米仓储分拣中心、2200平方米香菇深加工厂房、2000平方米香菇菌棒厂房及600平方米冷库仓储中心。

“现在我们已完成从单纯的香菇种销向菌棒自产自销、香菇种植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预计年产值可达一千万元,带动就业80余人。”石湖乡乡村振兴产业园工作人员庄祥介绍,“目前,90栋大棚使用自产菌棒100万个,节约成本约26万元。40栋大棚进入采摘期,日采鲜花菇3000多斤。香菇分拣后,运往大润发等大型商超、菜市场,或者被加工成香菇脆、香菇干等产品。”

注重品牌建设 从“乡野特产”到“金字招牌”

“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香菇菌棒,在家也能种,不仅可食用,还可作为小朋友们做观察实验的对象!”“家人们,这款香菇脆原料来自我身后的大棚,配料干净简单,吃得放心!”山海甄选·连天下农业大集的摊位上、直播间镜头前,工作人员向顾客热情推介着石湖花菇及香菇脆等产品。

立足品牌战略,石湖乡积极推进与“直播带货”“移动电商”等商务服务平台对接,倡导品牌化、精品化、特色化经营。通过申报“石湖富源”等花菇系列商标、农业大集与水晶书记等电商主播推广,让花菇从“土特产”变成“金招牌”,推动“小镇香菇”变成“香菇小镇”。同时结合“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活动,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广泛提升品牌影响力。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拓展日韩市场,已与福建、河南客商就香菇深加工项目进行洽谈,项目落地后,预计实现外贸出口800万美元。”连云港泰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兴雷表示。

石湖乡以香菇产业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新引擎。从机制创新打破发展瓶颈,到产业升级拓展多元路径,再到品牌建设擦亮特色名片,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成果斐然。如今,香菇产业正以蓬勃之势“跃龙门”,未来,石湖乡将继续乘势而上,让香菇香飘更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王学英 万小波)

标签:
责编:夏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