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31日连云港讯 一幅图片,就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一次凝视,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近日,海州区南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新实施“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整合辖区优质资源,联合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走进南城中心小学,将三项文史图片展带进校园,为师生们打造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以图叙史,让家门口的历史“活”起来
“连云港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图片展”“连云港市‘十四五’考古新发现成果展”以及“永恒的丰碑-连云港抗战文物特展”——三大主题展览百余幅图片,用视觉语言串联起地方文明脉络。活动现场,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观展,他们或凝神细览图文内容,或积极提问交流,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当同学们在展板中看到熟悉的“南城东大街76号民居”时,倍感亲切,图片里这座日常可见的古建筑的砖瓦纹样,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往昔的生活图景和社会风貌。
从一件件斑驳的革命文物,到一座座历史遗迹,图片背后的故事在市文保部主任石峰生动叙述下,变得可知可感。从考古探方中的珍贵发现,到抗战文物的精神内涵,每一个细节都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原来我们脚下的土地埋藏着这么多历史!”一名学生的感叹道出了众多同学的心声。
以文化人,让少年心中的信念“立”起来
活动现场,孩子们的目光被深深吸引。他们围着讲解员,问题一个接一个,在问答与凝视之间,家国情怀完成了潜移默化的传递。抗战文物所承载的艰苦卓绝与牺牲精神,让“强国复兴”的宏大叙事,具体化为对先辈奋斗历程的敬畏与感恩。
“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真切的提问,我们相信,‘强国复兴有我’不再是一句口号,它已经内化为一种情感认同。”南城中心小学的一位老师感慨道。这趟文艺直通车,送的不仅是展览,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传承使命。
薪火相传,让强国复兴的接力“跑”起来
“那些抗战文物让我感受到了先辈们的奋斗精神,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观展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南城中心小学赵老师表示,这样的展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强国复兴有我”的信念正在孩子们心中扎根、生长。
“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是南城街道创新文化惠民、实践“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本次活动,正是这一理念“开花结果”的生动缩影。未来,南城街道将继续整合优质资源,依托文艺直通车、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传播文化之美、历史之重、精神之光,引导青少年从历史的倾听者,转变为文化的主动探索者、传播者和传承者。(韩佳鑫 赵威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