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9日连云港讯 10月23日,省委驻赣榆区乡村振兴工作队联合赣榆区中医院,在班庄镇黄泥沟村开展“杏林学堂小手牵银龄”中医志愿活动,二十余名老人与儿童齐聚现场,在医护人员与工作队队员的指导下共同制作中药包,学习急救技能,让中医文化与实用知识在互动实践中扎根乡村,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双重活力。
活动现场,中医院护士与工作队队员率先化身“文化传播者”,围绕常用中药材展开细致讲解,从艾草的祛湿功效、陈皮的理气作用,到金银花的清热特性,逐一介绍药材的形态、气味与适用场景,同时示范中药包的称量配比、混合装袋技巧。孩子们踮着脚尖凑近观察,好奇地触摸药材纹理;老人们坐在一旁仔细聆听,不时询问使用细节,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与布满皱纹的“银龄手”默契配合,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个步骤。当一个个散发着淡淡药香的中药包新鲜出炉时,现场满是欢声笑语,中医文化的种子在老少互动间悄然萌芽。
“除了认识草药,掌握急救知识同样重要!”考虑到农村儿童急救知识相对缺乏的现状,中药包制作环节结束后,现场医护人员立刻切换为“急救指导师”,专门安排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医护人员结合儿童生理特点,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异物卡喉的危害与急救原理,通过人体模型演示站位、按压位置、用力方式等关键步骤。随后,孩子们在医护人员的手把手指导下分组练习,从模仿按压动作到实际操作演练;一旁的老人们也看得十分认真,不时提醒孩子们注意动作规范,现场形成“老少共学、互助互教”的良好氛围。不少孩子学会后兴奋地说:“以后遇到有人卡到喉咙,我也能帮忙啦!”
此次“杏林学堂”活动以沉浸式体验让黄泥沟村村民近距离感受了中医文化,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自我保护能力。(陈李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