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5日连云港讯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近日,海州区锦屏镇东山、中山、西山社区联合辖区文艺团队、志愿者,在锦屏镇桃花涧养老院开展锦屏镇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戏曲贺重阳 情暖长者心”重阳节敬老文艺汇演,为院内老人们送上了一场温馨欢乐的节日盛宴,让老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活动当日下午还不到三点,秋日温煦的阳光正好,听说今天的文艺演出,许多老人早早地就有工作人员陪伴着,或自己拄着拐杖,慢慢来到现场。三时整,一阵悠扬的乐声响起,这场专为长者准备的文艺汇演正式拉开了帷幕。首先登台的是深受本地老人喜爱的经典淮海戏选段。《樊梨花点兵》铿锵的锣鼓点一响,台下不少老人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紧随其后的《龙江颂》,旋律宽广悠长,唱出了家国情怀;而《催租》一折,那诙谐生动的念白与表演,又引得大家会心一笑。这些扎根于地方土壤的曲调,对年轻一代或许陌生,但对台下的长者而言,却是刻在骨子里的乡音。熟悉的唱腔在院中回荡,许多老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台上的演员轻轻哼唱起来,手指还在膝盖上一下一下地打着拍子,仿佛每一段旋律都能唤醒一段沉睡的往事。七十八岁的张爷爷听得尤为入神,当听到一段特别经典的过门时,他激动地拍着自己的腿,声音有些颤抖地对身旁的老伙伴说:“就是这调调!一点没变!听着它,我这心里头啊,一下子就暖和了,好像一下子就回到了几十年前,那时候我还年轻,搬个小板凳,挤在村里的打谷场上追着戏班子看戏……”他眯着眼睛,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看到了自己的青葱岁月。旁边几位老人也纷纷点头附和,低声交流着各自记忆里那些看戏的夜晚和热闹的乡村场景。这一刻,戏曲不再仅仅是舞台上的表演,它成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将往昔的峥嵘岁月与当下的安稳晚年紧密相连,让经典的旋律承载着集体的记忆,在秋日的暖阳下缓缓流淌,浸润着每一位长者的心田。
演出的余韵未散,现场仍弥漫着感动与温情。随后,东山社区书记田亚培走上前,代表三家社区向在座的老人们致以节日的问候与祝福。她动情地说:“在座的各位长辈,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你们曾为家庭、为社会辛勤奉献了一生。今天,我们带来的不只是一台节目,更希望能陪您说说话、聊聊天,愿这份真挚的心意,能让您的重阳节过得更加温暖!”这番朴实而恳切的话语,说到了老人们的心坎里,现场响起阵阵掌声。气氛温馨之际,71岁的李奶奶紧紧拉着身旁志愿者的手,眼含笑意地说:“这些戏演得真好!你们这一来啊,这屋里头顿时就有了人气儿,比电视里的节目还要好看、还要热闹!”简单的话语,道出了许多老人共同的心声——他们渴望的不仅是精彩的节目,更是这份难得的陪伴与浓浓的烟火气息。
夕阳渐沉,余晖脉脉,正如人间珍贵的美意,总在细微处流露绵长。这场充满温情的慰问演出,在阵阵掌声与笑语中缓缓落下帷幕,它不仅为老人们带去了节日的欢乐,更传递出社区对老年群体由衷的尊重与关怀。“孝老爱亲从来不是节日的‘限定’,而是我们每一天的‘必修课’。”正如社区工作人员所言,他们愿始终做老人们的“贴心人”,让温暖不只在重阳这一天绽放,而流淌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真正让长辈们的晚年生活过得更有温度、更有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