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2025年10月,景德镇陶博城的智慧零售场景正通过数字化工具重塑传统陶瓷产业。千里之外的连云港,胡维兵站在《东方文化会客厅》展厅内,目光掠过墙上沈鹏书法真迹与齐白石水墨小品——正这位2024年中国文学艺术界年度人物,以30年文化实践积累的硬实力,推动传统艺术与现代商业的深度融合。
作为《东方文化会客厅》制作人,该空间已先后获评CCTV《艺术名家》栏目“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工作室”、江苏省“新型文化空间(最美文化空间)”,成为连云港文化名片与江苏文化窗口。
文化基因的觉醒:从戏台到荧屏的跨越
胡维兵与文化事业的联结始于1995年,这比他1998年涉足演出市场早了3年。2000年,他开启全国游学之旅,足迹遍布名山大川,遍访各地文化名人,为后续资源整合埋下伏笔。
1998年夏天,连云港体育馆一场演唱会让他转型文化领域:三天内完成首场演出策划执行,虽因未报批被查,却借此与文化、公安、消防等部门建立规范化合作关系。此后13年,他主导“连云港之夏”“金秋连云港”等百余场大型文艺演出,将陈佩斯、朱时茂、宋祖英、梅葆玖等艺术家及巴西国家歌舞团、俄罗斯国家歌舞团等团体首次引入连云港,演艺圈因此流传“不识胡维兵、不知连云港”的口碑。
2004年,他在北京成立北京胡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策划、编导央视多场大型文化活动;同年举荐连云港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耀山,携《西游记》书法作品登陆CCTV四套(国际频道),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连云港“美猴王”申吉助力。2006年,他捐赠连云港市第一笔文化基金,成为当地文化产业早期重要推动者。2009年,他以非体制内身份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首场文艺演出,展现跨部门资源调度硬实力。
媒体转型的探索:从纸媒到全媒体的突围
2017年7月至 2019年12月,胡维兵受聘担任江苏广电总台《东方文化周刊》月末版主编。任职期间,他不仅以“文化深度+新闻热度”模式推动杂志发行量逆势增长,更产出硬核文化成果:撰写人物专访、书画评论、散文、文旅等文章百余万字,同时担任《农村青年》《人物画报》《中国应急管理科学》等杂志撰稿人。
他的学术与文字硬实力获权威认可:论文《此心安处是吾乡》发表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的《中国应急管理科学》,获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芙蓉国里尽朝晖》刊登于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人物画报》,获全国优秀论文特等奖。
采访资源同样是他的硬实力标签:任主编期间,他对话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主席孙晓云,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相声泰斗常宝华,喜剧大师陈佩斯,配音演员丁建华,导演翟俊杰,万科创始人王石,国学名家曾仕强,作家金庸、鲍鹏山、徐则臣等,构建起覆盖艺术、商业、文学领域的高端资源网络。
2023年《东方文化会客厅》成立后,他进一步落地全媒体运营:建立微信公众号、百家号、抖音等平台矩阵,发布视频类节目千余次;厅内配置齐白石、林散之等名家书画真迹,提供 WIFI全覆盖、大屏幕旅游资源展示、免费书吧、茶吧、卡拉OK,以及轮椅无障碍通道等硬件设施,年接待参观者近万人,实现“线下空间+线上传播”的立体化文化服务。
商业价值的重构:从资源到生态的演进
在景德镇陶瓷与书画作品融合的布局中,胡维兵的硬实力体现在“资源-落地-转化”的全链条把控。他依托《东方文化会客厅》实体空间,建立书画家资源数据库,根据艺术家风格与陶瓷工艺特性精准匹配合作项目;计划与景德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建工作室,从工艺源头确保书画陶瓷衍生品的品质。
为推动转化,他策划“文化直播周”等活动,将书画创作、陶瓷烧制过程可视化传播;借助会客厅百度词条的位置导航与线上平台,实现“参观-了解-购买”的消费闭环。这一模式的底气,源于他多年积累的名人资源:会客厅已现场采访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演员侯勇、主持人赵保乐、加拿大全国商会联盟主席王海澄等,协办“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隶书十家展”“纪念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全国军旅书法家作品展”等百余场活动,为艺术商业化提供流量与信任支撑。
文化传播的使命:从地域到全球的拓展
胡维兵的文化传播硬实力,既体现在地域深耕,也着眼于全球视野。在连云港本地,他曾运营景区12年,保持“0投诉、0安全事故”记录,宋祖英、陈佩斯等均曾到访其打造的景区;他持续推动本地书画名家走向全国,如2004年力推张耀山登陆央视,虽未能助其成为沈鹏弟子,却为地域艺术资源破圈提供范例。
面向国际,他计划将连云港水晶雕刻、贝雕等非遗技艺与景德镇陶瓷结合,打造地域特色文化IP;借助会客厅与加拿大全国商会联盟等机构的合作基础,探索通过跨境电商将融合型艺术产品推向全球市场,让“中国最具人文创意文化会客厅”的影响力突破地域限制。
站在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的交界处,胡维兵的30年实践充满硬实力印记:从成立文化公司、承办国家级演出,到产出百万字文稿、获权威论文奖项,再到打造省级最美文化空间、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每一步都以具体成果夯实文化创新的根基。当景德镇瓷釉承载书画笔墨走进电商平台,当连云港文化通过数字技术走向全国,他用行动证明:文化的生命力,既需要传统基因的滋养,更需要硬实力的支撑与落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童金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