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16日连云港讯 为拓宽少先队员的农业视野,近距离感受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科技的融合,在第45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10月15日,灌云县朝阳实验小学组织少先队员们走进灌云县大豆原种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研学活动。
活动中,大豆原种场农技人员化身“校外辅导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队员们讲解了大豆的生长周期、播种技巧、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从“一粒种子如何破土而出”到“豆荚如何积累养分饱满长大”,队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举手提问,将书本上的“植物生长”知识与田间实景对应起来。
在实践体验环节,少先队员们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走进田间地头,亲身体验了杂草清理、植物引挂等农活。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队员们在弯腰劳作中,真切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在大豆试验田里,队员们仔细观察不同品种大豆不同的生长形态,认真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将研学所得转化为生动的观察笔记。大豆原种场农技人员还运用翔实的数据,直观地向少先队员们展示了全球粮食的现状以及浪费粮食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农技人员语重心长地强调,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农民伯伯无数的心血和汗水,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和人类辛勤劳作的成果。少先队员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讲解,眼神中流露出对粮食的敬重和对农民辛勤付出的感动。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队员们走出校园,在大自然中收获了农业知识,更培养了他们尊重劳动、热爱自然的品质。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接地气”的研学比课堂学习更有趣,也让他们明白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未来会更加珍惜粮食,积极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去。(袁常青 刘杨 吴晨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