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唯一!连云港海州“孔望山摩崖造像·古流苏”入选“国保”
2025-10-10 09:52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欢 李孟纱  
1

中国江苏网讯 近日,全国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正式公布,共收录28个保护对象。其中,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的“孔望山摩崖造像·古流苏”成功入选,成为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协同保护对象,为地方文化与生态保护再添一张“金名片”。

此次入选的核心元素之一——古流苏树,有着一个广为人知的本地昵称“糯米茶树”,是连云港市云台山脉特有树种。这棵树不仅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更有着近千年的“高龄”:植于南宋时期,历经约830年风雨仍枝繁叶茂。每年4月底至5月初,古树进入盛花期,远观如山中浮动的祥云,近看似覆盖枝头的皑皑白雪,清丽景致吸引大批游客登山打卡,其花期虽仅10天左右,却成为孔望山春季标志性景观。

而与之“绑定”保护的孔望山摩崖造像,更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座有着2000多年文化积淀的山体,曾留下孔子登山观海的传说;西侧崖壁上的摩崖造像,镌刻着105尊“仙”“佛”并存的造像,内容涵盖“接引菩萨”“舍身饲虎”等佛教典故与释迦牟尼本生故事,人物形态各异、形象逼真,被史学家誉为“九州崖佛第一尊”。

经考证,这批造像为东汉年间遗存,比敦煌莫高窟佛教造像还早200年,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佛道教摩崖造像群。1988年,孔望山摩崖造像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世界古迹丛书》“中国卷”,成为我国美术史与宗教史上的珍贵遗产。

此次“孔望山摩崖造像·古流苏”入选国家级协同保护名录,不仅是对其“文化+生态”双重价值的认可,更将推动地方进一步探索文物与古树协同保护的新模式,让千年文化遗存与百年古树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机”。(徐欢 李孟纱)

标签:
责编:夏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