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山海课堂”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新路径
2025-09-30 13:03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姚玉琴 于谷雨  
1

中国江苏网讯 一堂跨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学段的思政课,同一主题、不同讲法,却在传承同一种精神。日前,连云港市教育局在赣榆区和安小学成功举办“山海课堂”大思政一体化建设成果展示活动,同步启动“瀛洲大先生行走课堂”红色宣讲。来自全市各县区教育局、局直属学校、高校及职业院校的近300名思政教研员与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将“抗日山的精神”有机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活动由连云港市教科所姚玉琴教授主持。

本次活动以“赓续红色基因:抗日山的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为主题,通过教学展示、经验交流、专家点评、红色宣讲、红色研学五大环节,搭建起跨学段思政教学研讨平台,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内容衔接与融合的有效路径。开幕式上,赣榆区教育局与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分别就大思政课建设成果作汇报交流。

在教学展示环节,四位来自不同学段的教师运用AI生成内容、数字人等技术,围绕“抗日山的精神”展开分层施教。和安小学周凤老师在《青山埋忠骨 精神耀童心》一课中,借助AI动态还原历史场景,以沉浸式故事讲述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赣榆实验中学王其友老师在《血色丰碑 青春回响》中,引导学生利用AI工具分析史料,培养理性思辨能力;赣榆一中姜丽艳老师面向高中生讲授《烽火淬炼民族魂 青春赓续家园志》时,通过人机协同辩论深化对民族精神时代价值的理解;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朱岚老师则为大学生带来《抗日山上忆初心 青春韶华续征程》,鼓励学生运用AI模拟社会实践方案,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

教学沙龙与专家点评环节中,四位授课教师分享了教学设计思路与磨课心得。市教研室专家周海青、崔维云等进行专业点评,指出:“本次展示体现了思政课一体化的核心要义,相同主题在不同学段呈现差异化实施策略,实现从情感启蒙、理性认知到实践践行的螺旋上升、无缝衔接。”

近年来,连云港市委教育工委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以制度创新破解学段壁垒,构建“红色基因+海洋文明”双螺旋育人体系。通过出台《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纲要》,系统设计跨学段衔接机制,凝练符合认知规律的贯通型教学案例120个。建立五大教育联盟贯通培养机制,依托5所高校牵头组建育人共同体,常态化开展“同课异构+双向研训”,年均举办思政研讨与成果展示10余场,培育“大先生”种子教师百余名。全面推广“行走的思政课”模式,打造“山海思政资源图谱”,串联100个实践教学点,开发“重走陇海线”等6条主题研学路线。在“百校万生研学港城”行动推动下,年均20万学子走进抗日山、陇海铁路博物馆等红色地标,构建起全域覆盖、全程贯通的育人新生态。

活动期间,6位中小学教师代表围绕抗日山的精神开展激情宣讲。部分参训教师赴抗日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地研学,在行走中深化理解与认同。一位参会教师感慨:“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思政教育的全景图,对今后教学很有启发。”

下一步,连云港市将坚持推进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强化顶层设计、打造特色课程、建强师资队伍,持续做优“山海课堂”品牌,完善跨学段思政教研长效机制,加快构建具有港城特色的新时代思政育人格局。(姚玉琴 于谷雨)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