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21日连云港讯 近年,东海县白塔埠镇在“学味”浓、“家味”足、“情味”深上精谋划、下苦功,细化理论宣讲,深化家风传承,优化志愿服务,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多点开花、靓点纷呈、“满园春色”的可喜局面。

聚焦“学味”浓,“乡土化”宣讲接地气
强化理论引领,凝聚思想共识。近期,东海县白塔埠镇为持续增强理论学习的感染力,不断探索基层宣讲有效载体与新型模式,打造与形成“主题党课”“红色讲堂”“板凳课堂”等多个特色宣讲品牌,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合融入于百姓日常生活和鲜活案例中,用乡音讲、用土语说,这种“带土味”“冒热气”“接地气”式的宣讲模式群众喜听爱看易接受。
“文化志愿者们经常来俺们村讲党的理论,讲各项惠农政策,用大白话和俺们身边的例子,听了觉得很真实,也可信可学。尤其是结合村情实际讲如何学习种养技术发家致富,对俺们启发和帮助很大。如今村上好几个年青人照着做,他们承包的农庄也渐渐好起来。”东海县白塔埠镇西埠后村村民吉光娟说。

聚焦“家味”足,“好家风”传承除陋习
营造良好民风,家风建设是基础、是根基。聚焦乡村陈规陋习和村民们当下种种不文明现象,近年,东海县白塔埠镇依托各级各类文明实践阵地资源,在村民群众中全面启动并深入开展了“传讲·诵读经典家训”“传唱·好家风引领新风尚”“传颂·家规家训里的文明”等主题实践活动,吸引8600余人热情参与,在讲家训、立家规、传家风中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革除陋习,倡树新风。
“用家规家训来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是一条很现实的方法。每个家庭都有适合自己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而家规家训是多年来先辈们提炼出来的经典和精华,简洁直白且通俗易懂,在增长智慧、启迪心灵上往往能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功效。”东海县白塔埠镇“家风传承”宣传队队长冯寿绕坦言道。

聚焦“情味”深,“心贴心”服务暖民心
针对基层群众所思所急所需所盼,近年,东海县白塔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积极动员与组织“薪火相传”服务队、“阳光惠民”艺术团、文艺轻骑小分队等志愿服务队伍深入乡村,广泛部署与开展了“幸福四点半”“银发关爱零距离”“守护童心助成长”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基层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1260余件,用真心帮扶与真情服务赢得村民们的一致认可和广泛点赞。
“俺腿脚不好不能独立走路有几年了,天天憋在家里哪也去不了。最近镇上的志愿者们了解到俺的实际情况后,第一时间给俺买来崭新的电动轮椅车,还手把手地教俺如何操作。如今俺也能象正常人那样出来遛弯呼吸新鲜空气,看看村里新变化了。”东海县白塔埠镇城后村八十岁老人张佃诚万分感激道。(李贵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