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智慧畜牧显成效 科技让养殖更高效惠民
2025-09-11 17:19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赵威娜 祝海梅  
1

中国江苏网9月11日连云港讯 “一人能管2000~3000头育肥猪,清粪环节1.2元电费就能顶1200元人工成本!”海州区浦南镇新建村养殖基地工作人员的感慨,道出了海州区智慧畜牧的经济成效。如今,依托智能装备与数字化管理,板浦、浦南两大养殖基地不仅实现养殖全流程“智”变,更让科技红利精准滴灌到农户手中,助农增收。

在海州区,智慧养殖的“骨架”已然成型。板浦镇浦东村的海州牧原第一分场,占地144.8亩,年存栏母猪0.2万头、出栏育肥猪5万头;浦南镇新建村的第二分场,占地264亩,年存栏母猪0.4万头、出栏育肥猪10万头。这里密布着轨道巡检机器人、板下清粪机器人等“黑科技”,这些智能装备是养殖“好帮手”:轨道巡检机器人化身“全科医生”,集成传感器监测猪群体温、活动量,发现发烧、腹泻等异常立即预警,还能调配其他机器协同作业;板下清粪机器人则是“节能尖兵”,可以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更以1.2元电费替代1200元人工成本,清洗时还能节省一半用水量;自动清洗消毒车、弥雾机等则筑牢生物安全防线,保障猪群健康。“你看这屏幕上的曲线,猪群体温、采食量变化一清二楚,机器人比人还‘细心’。”板浦镇养殖基地技术员王姐指着智能管理平台的实时数据说。

智能系统的深度应用,让养殖从“看天吃饭”转向“数据决策”。猪舍里,高效空气过滤、饲料高温灭菌系统时刻运作,智能供料系统依据猪群体重、日龄精准配给饲料,减少浪费;管理平台上,存栏量、配种计划、销售数据实时更新,自动估算月末存栏量、规划销售计划,还能追溯生猪品质,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更厉害的是猪病预测模型,通过分析海量养殖数据,能对疫病提前预警,辅助兽医远程诊断,让疾病传播率下降近六成,猪群健康率显著提升。

科技赋能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基地90个岗位优先招聘周边村民,从智能设备运维到养殖管理,月薪较传统养殖行业高出三成,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在产业链上游,基地以优价采购浦南、板浦农户种植的玉米,带动周边发展优质粮食种植超千亩,让农户每亩增收200元以上。而猪粪尿经处理后变废为宝——固体成有机肥,免费供农户施肥;液体发酵成沼气,部分供应附近村庄,形成“养殖—沼肥—种植”的循环链,既改善生态,又助力农民增产增收,让智慧畜牧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

从凭经验养殖的“模糊判断”到靠数据决策的“精准施策”,海州区以智慧畜牧为支点,实现了“一头猪的智慧成长”,更通过产业链延伸与循环经济,让科技红利化作农户增收的“真金白银”,为乡村振兴注入智慧动能。(赵威娜 祝海梅)

标签:
责编:童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