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琴致敬泰斗!“四海琴心” 第26场雅集落子连云港,明琴 “清晖” 奏响百年琴音
2025-08-23 15:16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童金德  
1

中国江苏网讯 8月20日,“四海琴心——查阜西先生诞辰130周年琴人联动纪念雅集”第 26场活动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大伊山圆满落幕。这场活动由连云港市知名古琴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首批代表性传承人郑媛女士牵头,当地一众琴人汇聚,以琴音为媒介,追溯琴脉根源,向中国当代古琴奠基人查阜西先生致以崇高敬意。​

当日,活动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模式,让更多古琴爱好者跨越地域限制,共同参与这场文化盛宴。活动伊始,全体琴人整齐肃立,向查阜西先生的画像行三鞠躬礼,以传统且诚挚的方式,表达对先辈的追思。紧接着,阚志威老师以一曲琴歌弹唱《古怨》开场,其旋律正是查阜西先生生前精心打谱之作,古朴的琴音与醇厚的歌声相互交融,瞬间将现场听众带入悠远的古琴世界,也正式拉开雅集的序幕。​

在随后的演奏环节中,郑媛、张焱傑、赵锌钰、金凡淞等琴人依次登台,带来查阜西先生生前钟爱的《流水》《阳关三叠》《欸乃》《四大景》等经典琴曲与琴歌。每一个音符从指尖流淌而出,或如潺潺溪流,或似激昂浪潮,生动诠释着曲目蕴含的情感与意境,也让查阜西先生对这些曲目的理解与演绎,跨越时空,再次呈现在大众面前。张明学、杨茹、郑丽娅等琴人亦不甘示弱,带来《酒狂》《捣衣》《良宵引》等风格各异的曲目,为雅集增添丰富色彩。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奏主用琴为明琴“清晖”,这张穿越五百年时光的古琴,以其独特音色为演奏增色,历史遗韵与现场琴音交织,让听众仿若置身于古代雅集现场,沉醉不已。​

查阜西先生(1895 - 1976),江西修水人,在古琴领域建树颇丰。1936 年,他于上海发起成立今虞琴社,为琴人交流搭建重要平台。其一生笔耕不辍,著有大量琴学资料,编纂的《存见古琴曲谱缉览》《琴曲集成》等专著,成为现代琴学发展的基石。作为杰出的古琴演奏家、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查阜西先生曾任国家民航局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等职,发起组织北京古琴研究会,在古琴艺术研究、教学和古琴谱及弹奏技艺挖掘抢救等多方面,均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近代琴坛泰斗。

连云港此次雅集活动亮点纷呈,除精彩演奏外,特别设置查阜西琴学文献共赏环节。现场展示《历代琴人传》《琴论缀新》等珍贵文献资料,以直观方式呈现查阜西先生在古琴领域的累累硕果,让观众得以深入了解其学术贡献。活动还组织古琴界人士开展访谈,分享查阜西先生在中国航空事业(查阜西先生早年受周恩来总理委派,前往香港成功策动“两航起义”,为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与古琴事业的卓越成就,展现其多元才华与家国情怀。

“四海琴心——查阜西先生诞辰 130 周年琴人联动纪念雅集”由全球 62 家古琴机构携手发起,今年 4 月 20 日于北京启动首场活动。此后,以每周一场的频次,在全球各地陆续展开,直至岁末。这一活动堪称古琴领域迄今为止区域跨度最大、持续时间最久、参与人员最为广泛的大型文化活动,已然成为传播古琴文化、传承查阜西先生琴学精神的重要载体。连云港雅集作为其中第 26 场,不仅为当地琴人提供展示与交流平台,更为港城民众带来一场高雅的文化盛宴,有力推动古琴文化在连云港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活动结束后,现场观众与线上网友纷纷点赞,盛赞琴人精彩演绎,也对查阜西先生的琴学成就有了更深认识。此次雅集在传承古琴文化、弘扬先辈精神的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更多人领略到古琴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童金德  通讯员  崔美荣

标签:
责编:童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