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单向灌输” 到 “双向共鸣”:下车镇“理论速递员” 激活基层理论宣讲 “一池春水”
2025-08-23 11:44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张龙舞  
1

中国江苏网讯  “土地流转后,咱这亩地一年能多挣两百多块,人居环境整治好了,我们家里的青壮年也能外出务工,那日子可不就越过越好啦!近日,在连云港市灌云县下车镇陈庄村的村民家中,理论速递员马雨轩正用当地方言给村民们算实惠账,围坐一旁的村民听得认真,不时点头插话。这是下车镇创新设立理论速递员,让基层理论宣讲接地气又聚人气的生动场景。

基层理论宣讲是政策落地的关键一环,却常因内容抽象、形式刻板陷入讲者费劲、听者乏味的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灌云县在下车镇试点建设理论速递员队伍,通过精准对接需求、创新表达形式、搭建互动平台,将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从文件语转化为家常话,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共鸣,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能认同。

IMG_4123

按需配菜,把大道理拆成身边事

以前听宣讲,总觉得离自己远,现在不一样,说的都是咱关心的就业、养老这些事。茆庄村村民陈阿姨的感受,源于理论速递员精准投喂

不同于传统大水漫灌式宣讲,理论速递员先做调研员”“网格员”——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收集基层需求,建立需求清单后再按需配菜。针对农村群众,他们把乡村振兴政策转化为土地流转收益”“人居环境整治好处等具象话题;面对镇村企业职工,就用减税降费能添几台设备”“技能培训能涨多少工资算账法解读政策红利。通过定制化宣讲,让理论宣讲说到了群众心坎里。

形式破圈,让理论走进生活场景

没想到政策宣讲还能这么有意思!年轻村民小张刷到理论速递员制作的短视频,忍不住点赞——视频里,理论速递员化身主播,带着村民沉浸式感受人居环境整治、党建引领富民兴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是下车镇让理论宣讲聚人气的妙招。理论速递员跳出课堂宣讲的固定模式,在田间地头、村民家中端个小板凳就开讲,用方言土语拉近距离;在村文体广场组织文艺宣讲队,把理论编进快板、小品,让群众边看边学;对行动不便的群众还搞敲门宣讲,拉着家常就把政策讲透了。

多样化的形式让理论从书架走进生活。截至目前,下车镇已开展特色宣讲20余场次,参与群众超2000人次。

7813455d1b6e861e17e6d6497223777

情理交融,既讲道理更办实事

不仅给咱讲清了优抚政策,还帮我补了社保,这理论速递员是真办事!下车镇的退役军人吴大叔难掩感激。此前,理论速递员在走访时得知部分老兵有社保接续难题,当即联系镇里的劳保所、退役军人服务站登记建档,并协调加快办理进度,最终帮助解决了困扰。

在下车镇,理论速递员不只是宣讲员,更是网格员”“服务员。他们建立宣讲反馈落实闭环机制:群众有疑问当场答,有困难登记限时办理。据了解,通过既讲道理又办实事,下车镇理论速递员已累计化解群众疑虑50余件,推动40余条合理诉求落地,让群众感受到理论背后的温度,也让理论宣讲成了凝聚民心的黏合剂

175f7842369189c55e9784673a1a424

如今在下车镇,理论速递员的身影活跃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他们用群众听得懂的话、喜欢看的形式、能感知的温度,让基层理论宣讲了起来,也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张龙舞)

标签:
责编:童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