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2日连云港讯 8月中上旬,灌云县开展全国科普月系列科普活动,该活动由灌云县科学技术协会、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工作队主办,灌云县科技馆、东王集镇法科村民委员会承办。围绕“致敬最可爱的人”“守望天宫”“预防溺水”“快乐暑假”等不同主题,通过科学实验、科普大篷车、讲座、机器狗无人机互动等活动形式给农村孩子们带来科幻、有趣、神奇的科普体验。
8月7日,灌云县法科村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不断。“同学们,你们知道‘两弹一星’元勋们如何在戈壁滩上用算盘算出导弹轨迹吗?”活动开场,县科协科普部部长、法科村第一书记王珊用鲜活案例讲述解放军科技强军历程。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到航母电磁弹射技术突破,孩子们通过历史影像和模型拆解,感受“最可爱的人”背后的科技力量。
机器狗互动环节,四足仿生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在志愿者操控下,这台搭载AI视觉系统的机器狗完成侧步翻滚、负重攀爬等动作,甚至模拟了战场侦察场景。孩子们围成半圆,争相触摸其碳纤维关节和传感器模块。“它的‘大脑’每秒能处理1000组数据!”志愿者边讲解边演示远程操控,孩子们高兴地说道:“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机器人,今天能亲手教它做动作,真是大开眼界!”
8月8日,“守望天宫,筑梦未来”系列科普活动,与乡村孩子们共同探索航天之旅。
王珊以生动语言,带领孩子们“走进”中国空间站,从“天宫”核心舱的构造到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孩子们直呼“原来太空这么神奇”。
“小盐粒科普课堂”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在志愿者指导下制作太空车模型。从零件组装到电路连接,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础机械原理,更在调试过程中体会到“失败—改进—成功”的科学精神。“我的太空车能爬坡!”当第一个作品成功运行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科普绘画”为孩子们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洁白的画纸上,火箭冲破云霄、外星生物友好招手、未来空间站悬浮星际……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折射出孩子们对宇宙的无限憧憬。
科普大篷车带来的“密码锁”“摇摆涟漪”等8余件互动展品前围满了好奇的身影。孩子们通过亲手操作,直观感受物理、化学的奇妙现象,俨然成为“小小科学家”。
“生命无价,预防溺水”
8月13日,“生命无价,预防溺水”系列科普活动为乡村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课,助力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王珊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野外水域的危险性、溺水自救互救技巧以及智慧救援方法。设置问答环节,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大家争相抢答,在互动中牢记“六不两会”防溺水口诀。
科技馆志愿者团队带来的“水之奥秘”科学秀成为最大亮点。“水油分层”实验“花青素变色实验”引发阵阵惊叹。当紫甘蓝汁分别滴入白醋、苏打水、洗洁精时,试管中瞬间绽放出粉、蓝、绿三色“烟花”。志愿者借此揭示不同水域的化学特性:“污染水域可能改变水的酸碱度,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在陌生水域游泳。”孩子们认真地观察着水的变化,原来“酸碱变色=危险信号,记住了!”
手工制作环节,在志愿者指导下,孩子们用冰棒棍、电机组装明轮船。一个孩子举着作品骄傲地说:“我的船装了双叶轮,游得最快!”志愿者适时引入流体力学知识,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理解科学原理。
“萤火清风,快乐暑假”
8月14日,一场生动实用的防暑科普宣传继续上演。结合暑期高温特点,王珊向孩子们讲解中暑的症状、危害以及预防方法,让孩子们掌握了应对高温天气的实用技能。
随后,科技馆的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走进了传统节气与前沿科技的奇妙世界。在“大暑”节气科普环节,志愿者通过趣味故事和互动问答,让孩子们了解大暑节气的气候特点、传统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紧接着,孩子们一起阅读《这就是无人机》科普绘本,从书本中认识无人机的构造、原理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新兴科技有了初步认知。
在无人机互动与回旋纸飞机制作环节中,当无人机缓缓升起,灵活地做出各种飞行动作时,孩子们的目光被紧紧吸引,现场不时发出阵阵惊叹。省派驻法科村第一书记樊启迪,指导孩子们动手制作回旋纸飞机,看着自己的作品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在实践中体验到空气动力学的神奇。(赵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