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0日连云港讯 “雨说来就来,沟堵成这样,发水可不得了!”西门涧沟边,居民忧心忡忡。居民们的担忧,正是海州区朐阳街道西门社区近期工作的起点。在朐阳街道,这些源自居民心声的治理实践,如同精密的“针脚”,将安全、畅通与温暖,细细密密缝入社区生活的肌理。
居民对涧沟的担忧在汛期尤为迫切。面对西门涧沟淤泥堆积、杂物堵塞、杂草丛生的隐患,社区迅速响应。挖掘机轰鸣开赴一线,铲除淤积的泥块杂物,人力同步彻底清理杂草。清淤现场更成为一堂生动的环保课,工作人员以清理出的垃圾为“教材”,剖析乱扔垃圾的危害。当沟渠恢复清澈畅通,居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环境清爽多了,心里踏实了!”
倾听民意同样关键。“社区直接到咱家门口来听我说,心里热乎乎的!”在甲子河社区东门小区的“家门口座谈会”上,韩阿姨高兴地说。社区工作人员搬来小板凳,与居民促膝围坐,倾听关于楼前卫生、停车管理、文明养宠、困难帮扶的畅所欲言。这场板凳会重在“办”。对于集中反映的问题,工作人员当场“接单”:私装地锁?街道执法队已在赶赴途中;路灯不亮?工人师傅即刻更换。当天,5个“急难小”问题当场解决,其余诉求也获明确反馈承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冬表示,板凳会将每月在不同片区轮转召开,并辅以线上渠道,确保居民诉求“随时随地有地方说,要条条有回音!”
道路出行是居民的日常关切。东门小区主干道雨天积水,晴天颠簸扬尘。社区将居民微信群中“出行难”的呼声转化为头等行动。电镐轰鸣破除龟裂路面,社区在微信群图文播报进展,传递安心承诺。工作人员烈日下紧盯每道工序,反复叮嘱“打牢压实”。看着坑洼被“抚平”,路过的老人竖起大拇指:“社区办事,靠谱!”居民吴兆其在群里留言道:“感谢社区为民做实事!”道路修复不仅暖了街巷,更凝聚了人心。正如吴冬书记所言:“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居民的‘烦恼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从西门社区涧沟清淤的迅速行动,到甲子河社区板凳会上的细腻倾听,再到道路修复中的执着身影……朐阳街道的基层治理,正由这些精密而温暖的“针脚”织就。在看得见的改变和摸得着的温度中,治理的针脚细密缝合着社区共同体的肌理,让清水长流,让民心永驻。
(王习文 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