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8 月 8 日上午,连云港市政府新闻办在海州区新海街道海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了“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第四场新闻发布会,聚焦“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关键主题。市发改委、农业农村局、人社局、民政局等相关负责人以及海州区新海街道海连社区党委书记李肖娜出席发布会,介绍了连云港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显著成效与未来规划,并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

经济发展带动居民增收
近年来,连云港市紧扣“攻坚突破”“巩固增效”“冲刺决胜”等年度主题,全力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十四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 2021 年的 3728 亿元跃升至 2024 年的 4663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同期从 81015 元提升至 101641 元。
经济实力的增强直接反映在居民收入上。通过落实富民增收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与创业就业,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21 年的 32295 元提高到 2024 年的 38085 元,年均增长 5.6%,增速高于全省 0.4 个百分点。消费能力也随之提升,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 2021 年的 21038 元提升至 2024 年的 25387 元,年均增长 6.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年均增速 1、0.6 个百分点。
城乡融合发展成果显著
连云港积极推动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深化农村服务改革。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从 2021 年的 1.87 降至 2024 年的 1.76,消费支出之比从 1.69 降低至 1.55,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在乡村振兴方面,连云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建设行动。2024 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 73.8 亿斤,新增高标准农田 5.65 万亩,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跃至 89%。全市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6 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34 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172 家。
此外,连云港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村电商与特色产业融合,打造“连天下”区域公用品牌。2024 年,农村网络销售额突破 565 亿元,带动众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连云港出台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实施意见、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就业资金投入逐年增长。“十四五”以来,累计新增就业 25.4 万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7.8 万人,支持自主成功创业 8.2 万人,减征社保费 23.5 亿元。
在社会保障方面,连云港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十三连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均待遇水平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 11.7%、49.7%。同时,深化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 97.87%。社会救助体系也不断完善,城乡低保保障标准统一提高至 692 元 / 人 / 月。
在“一老一小”服务上,连云港在苏北率先颁布实施《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十四五”期间,全市建成 30 个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624 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106 家养老机构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托育服务也不断发展,全市现有托育机构 272 家,提供托位数 1.83 万个。
公共服务优质均衡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连云港深入实施“三优促教”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优教港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十四五”期间,新改扩建中小学 116 所、幼儿园 81 所,新增高中学位 4 万个,义务教育入学率达 100%、巩固率 99.5%。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省中医院连云港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市一院开发区院区投入使用,“先医后付”项目在全省推广,实现三级公立医院全覆盖。全市开设 296 个基层专家工作室,组建 81 个联合病房、153 个基层特色科室,基层机构覆盖率超 80%。
在城市建设方面,连云港率先在全省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五年任务三年完成”行动,累计改造老旧小区 520 个,惠及居民 8.94 万户。“十四五”期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5392 套,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 26.6%。此外,建设公交专用道、打通“断头路”、建设口袋公园等举措,极大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质和居民生活空间。
人文建设丰富多元
连云港持续擦亮“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城市品牌,涌现出全国重大典型 13 人(组)。全市注册志愿服务组织 5700 余个、注册志愿者 160 万余人。
在文化供给上,连云港提升公共文化场馆管理和运行水平,加强数字文化场馆建设,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全市万人拥有文化设施面积 3946.39 平方米,拥有 6 项国家级非遗、9 处国家级文保单位。每年组织文化惠民活动 500 余场次,累计送戏下乡 1 万多场,13 家单位入选省级四季村晚示范点名单。
旅游产业也实现高质量发展,连云港深入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文旅融合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全市拥有 A 级及以上景区 46 家,其中 5A 级景区 2 家、4A 级景区 14 家,2024 年全市接待游客 5586.26 万人次。

未来规划明确具体
展望未来,连云港将探索具有港城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在挖掘产业动能方面,连云港将拓展就业容量,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高质量就业岗位,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同时,帮扶重点群体就业,推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健全失业人员信息动态推送机制,加强劳务协作,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方面,连云港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做优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升级和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在民生保障方面,连云港将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合理调整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水平。保障重点群体权益,完善困境儿童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一老一小”服务新机制,探索“医康养护”一体化养老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在公共服务方面,连云港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强化产教融合。完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筑牢多层次住房保障,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完善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和分配机制。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连云港将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培育文旅支柱产业,发展新业态,激发文旅消费潜能。
发布会上,针对记者提出的农村居民增收、就业促进、居家适老化改造、社区服务等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连云港市将以此次发布会为契机,持续发力,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让港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创美好未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童金德 通讯员 王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