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积极探索“一老一幼”守护新模式
2025-08-01 14:51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胡阳梅 李丹 丁冉  
1

中国江苏网8月1日连云港讯 “一老一幼”牵动千万家庭,是家事,更是民生大事。推出公益暑托服务点、打造“教乐康养”文化养老模式……近年来,海州区积极探索“一老一幼”守护新模式,提升服务阵地、创新服务模式、谋求常效与长效。

深耕本土,读懂“家乡密码”

“俺老孙来也!”日前,在海州区板浦镇城北村党群服务中心,《西游记》里的一个个小故事正在上演。《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智取红孩儿》等经典故事片段,在孩子们的生动演绎下,焕发出童趣光彩。

今年,海州区板浦镇城北村公益暑托服务点招收了30名学生,主要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新就业群体子女。“和孩子们交流时,我们发现他们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于是每天开设趣味英语课,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比如结合‘萝卜蹲’游戏发明‘单词蹲’游戏,孩子们就很感兴趣。”城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士晴介绍,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孩子们的英语水平显著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徐士晴与志愿者老师将非遗元素、本土文化融入课程设计,丰富教学内容。“第一周,江苏海洋大学的专业教师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非遗课程,包括国画、蓝染、剪纸、拓印、京剧脸谱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着,我们又带领孩子们参观李汝珍纪念馆,学唱海州五大宫调和歌曲《板浦小镇》等。这些精心设计的课程,帮助孩子们了解并爱上本土文化,建立起深厚的乡土情感。”徐士晴介绍。

今年暑假,海州区开设了35个公益暑托服务点,为期一个月,主要为暑期子女看护存在困难的家庭提供免费暑托服务,优先照顾6—14周岁城乡困境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新业态新就业人员子女等。

游戏教学,引导自我认知

日前,一场主题为“更好的青春,更好的自己”的心理健康讲座在海州区宁海街道公益暑托服务点开讲。

“我要在宣纸上写出最漂亮的字!”看台上,扮演“毛笔”的小朋友挺着胸膛骄傲地宣布,看台下,大家被逗得哈哈大笑。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小朋友们身着汉服,变身“毛笔”“宣纸”等形象,演出文房四宝情景剧。这是发生在“青·栖苑”暑期成长训练营里的一幕。为解决暑期孩子“看护难”问题,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海州区新海街道西苑社区联合连云港市阳光爱心公益服务中心精心筹备了“青曦·栖苑”暑期成长训练营,用干货满满的特色课程,“托”起青少年“七彩的夏日”。

在暑期成长训练营里,孩子们不仅能在互动体验中领略传统文化的“别样美”,还能在有趣的特色教学中学习实用型知识。书法课上,志愿者老师的“趣味教学”引人入胜。“横要像扁担一样又平又直,不然挑不起水哦!”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们学习兴趣大增,课堂氛围轻松热闹。“孩子在家门口上暑托班,我们当家长的更放心。”“现在每天回家都讲学了什么、课上有什么有意思的,还教我们拓印呢。”对于西苑社区举办的暑期成长训练营,家长们纷纷点赞。

“我们围绕传统文化设计了‘语韵风华’‘非遗潮创’‘学诗明心’‘同心筑梦’等不同主题的系列活动,将孩子们带进传统文化的奇妙世界,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西苑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教乐康养,安享“幸福晚年”

今年以来,海州区聚焦老年群体多元化需求,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上下功夫,打造“教康养”养老新模式,全力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近日,市老年大学联合海州区社保中心共同打造“家门口老年大学”项目,面向社会免费招收学员。截至目前,项目覆盖10个街道19个社区,计划开设37门课程,报名人数近700人,所开课程涵盖舞蹈、声乐、健康养生、实用技术等领域。

下午3点,在海州区路南街道公园社区,20多位辖区老人围坐成圈,专注地望向讲台。市老年大学的老师结合生活实际,言简意赅地为老人讲解夏季养生的方法。“在家门口办老年大学,我特别高兴,因为这样不影响我带孩子,做家务,在空闲的时候就来学习,而且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心里特别舒服。”谭宝丽老人就住在公园社区附近,这次老年大学搬到了她的家门口,她一口气报了2门课。

“家门口老年大学”项目的实施,把课堂设在老人身边,破解老年教育“入学难、求学远”的关键举措,既是海州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我们将持续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通过保障好老年人生活、发挥好老年人作用、维护好老年人权益,持续激发老年群体活力,让辖区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海州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胡阳梅 李丹 丁冉)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