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12日连云港讯 从警20年,辗转6个基层派出所,救助群众130余人,调解矛盾纠纷300余起……这一串数字背后,是东海县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副所长王海洋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动写照。这位“80后”老民警用一次次暖心救助、一件件为民实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警民故事。
用心用情 做群众的“贴心人”

“王警官他性格温和,总是来和我们唠家常,村里的居民都和他很熟。”这是辖区群众对王海洋的印象,而这份群众的认可与信任,是王海洋挨家挨户走出来的。入警20年,王海洋先后在横沟、白塔埠、石梁河、牛山、张湾等派出所工作过,岗位在变、职责在变,但他守护万家灯火的初心却从未动摇。他深知社区民警作为公安工作基石的重要性,是连接公安机关与群众的关键纽带。只有深入群众,了解并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才能赢得群众支持,推动社区警务工作顺利开展。所以在担任社区民警期间,辖区的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一次,王海洋在辖区入户走访时,获悉两名村民因地界纠纷产生矛盾,便多次分别上门与当事人沟通。基于对他的信任,双方当事人同意尝试和解,王海洋立即协同有关部门重新丈量划清地界,在相关部门和村干部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矛盾从根源得以化解,双方握手言和。
尽职尽责 做群众的“守护者”

在同事眼中,王海洋是为民服务“第一人”,不管身处何处,始终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心系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用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小事”,诠释了新时代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得到辖区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6月19日下午4时许,开发区派出所值班室来了一位特殊的求助者——32岁的越南游客阮某芳。由于语言不通,沟通陷入困境。值班民警王海洋立即启动“涉外警情处置预案”,第一时间联系县局出入境管理大队请求翻译支援。经了解,阮女士6月13日从越南来华旅游,在徐州中转时不慎丢失钱包,阴差阳错来到东海。身无分文的她已滞留多日,迫切想返回越南。核实情况后,王海洋立即协调相关部门为其办理临时身份证明,并为其购买前往广西防城港的高铁票。考虑到阮女士人生地不熟,他驾车将其送往高铁站,还准备了矿泉水和面包。如今,安全回到家乡的阮女士发来与家人的合影,这张跨越国界的照片成为中越友谊的生动见证。
一心为民 守护群众“钱袋子”

王海洋始终将守护群众财产安全视为己任,他常说:“百姓的钱袋子,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根基。”在日常工作中,他坚持“打防并举”的工作理念:一方面深入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通过案例讲解、发放资料等方式提升群众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对每起侵财案件都全力以赴,带领同事细致侦查,不放过任何线索,用破案实效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在他眼中,每一起案件的侦破不仅是为群众挽回损失,更是在守护一个个家庭的幸福生活。
“警察同志,快帮帮我!我把一箱价值20万的水晶丢了!”5月21日早晨8点,水晶摊主李女士带着哭腔的求助让值班的王海洋瞬间绷紧了神经。
原来,当天清晨李女士在收摊时,因接听电话分神,将一箱水晶制品遗落在路边。这些水晶是她全家的生计来源。“要是找不回来,这一年就白干了。”李女士哽咽地说。王海洋立即启动“双线作战”机制:一路调取周边20余个监控探头,一帧帧查看录像;另一路走访周边50余家商户。经过2小时紧张排查,终于锁定捡拾者——一位七旬老人。原来老人发现箱子后,在原地等候失主近10分钟未果,才将箱子暂时带回家中保管。“看到水晶一件不少地找回来,李女士当场就哭了。”王海洋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两天后,李女士特意送来“人民警察为人民 破案神速暖人心”的锦旗。
雷霆出击 筑牢辖区“安全线”

今年春节,当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时,王海洋却盯着一个未办结的治安案件——涉嫌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人时某可能已潜回安徽阜阳老家。“春节是追逃的黄金期!”大年初三,王海洋主动请缨,带领2名辅警驱车400余公里赶赴阜阳。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成功将违法行为人时某抓获。这样的春节出差,对王海洋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从警以来,几乎每一个节假日他都奔波在路上。“过节就是最好的办案时机。”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名基层民警的责任担当。
王海洋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翻旧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辖区困难群众以及留守儿童等信息。他说。正是这份细致与坚持,让他成为群众口中的“贴心人”。从越南游客到水晶摊主,从治安案件到民生小事,王海洋用脚步走出辖区平安图景。正如他常说的:“警察的前面是‘人民’二字,这份信任比什么都重。”如今,这位从警20载的老警依然每天奔走在大街小巷,用初心守护着万家灯火。(袁青青 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