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双店镇:“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夏日送清凉
2025-07-11 15:52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宋彦伟  
1

中国江苏网7月11日连云港讯 日前,东海县双店镇文化大礼堂座无虚席,掌声雷动,连云港“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暨连云港市理论宣讲和优秀剧目“七进”活动走进双店镇,通过“理论宣讲+讲座授课+文艺演出+惠民服务”的创新形式,为村民送上一道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学艺术的文化盛宴,带来夏日的丝丝“凉风”。

理论宣讲聚焦文学力作《北上》

“……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理论宣讲会上,双店镇副镇长孙晓璐抛出能够引领人们浓厚兴趣的话题,与大家一起分享东海籍作家徐则臣的小说《北上》。

这部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被拍成38集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热播,引起很大反响。作品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通过1901年和2014年两条时间线,交织讲述了运河两岸几代人的命运,串联起大运河的兴衰史。书中既有清末漕运的衰落,也有现代申遗的复兴,以“百年跨度”展现文化断裂与传承的宏大命题,被誉为“大运河的《清明上河图》”。

小说特意选定了1901年和2014年两条时间线,是因为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漕运,京杭大运河结束了数百年来的繁荣,而2014年是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的那一年。

孙晓璐指出,纵观古今,河流与民族紧密相连,河流孕育了一个民族文明的种子,滋养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北上》的那大运河,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流淌着的河,或是奔涌的大江大河,或是流淌的涓涓细流,它们标记着我们的来路,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就像这条古老的运河,它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流,更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它见证了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

“水晶之都,文人辈出,有时间去读《北上》吧,去感受历史的厚重,民族的传承,以及两岸运河人家的生生不息。”孙晓璐如是说。

讲座授课普及防溺水知识很有必要

“一旦发生溺水,一定要保持冷静,切不可惊慌,避免挣扎,以免消耗过多的体力……”活动现场,来自双店中心卫生院内科主任陈春给大家做了《预防溺水 守护生命》专题公益讲座。

暑期溺水事故时有发生,防不胜防,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救和急救处理方法,对于精准应对突发事故发生很有必要。陈讲师采取理论授课与技能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应急救护“黄金4分钟”、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气道梗阻急救、防溺水救护及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等急救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进行系统讲解,分步进行操作示范。随后,学员们在讲师的指导下,利用道具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涉及的迅速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操作步骤进行分解演练,反复练习。陈讲师现场进行一对一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确保姿势、手法、动作标准,力度到位。

双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防溺水应急救护培训非常有必要,通过培训,大家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自救互救,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帮助他人。“这次培训非常全面,既有理论讲解,也有现场实操,极大地提高了我们防溺水救援能力,真正将预防溺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好全镇群众的生命‘守护者’。”北沟村党支部书记胡海军说道。

文艺节目演绎《花样的日子》

“满村百花放,处处花香浓。今天我们欣赏到的这场现代吕剧,说的咱们三铺村党支部书记郝大宝带领干群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鲜切花种植,让村民过上花样幸福生活的真实故事。”

三铺村原是省定经济薄弱村,穷则思变,2017年,大学生村官郝大宝来到三铺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流转土地、建大棚种花卉、搭平台搞电商,让村民“天天有事干,日日见收入”……短短几年间,把贫穷落后的村庄变成富裕文明的新农村,高效农业示范村,郝大宝也因此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中国好人、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东海县吕剧团根据郝大宝真实事迹创作的大型现代吕剧《花样的日子》写出了以郝书记为代表的乡村干部生命情感的鲜活与真挚,具有时代赋予的理想追求与个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成功入选2024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剧目,喜获2024年度江苏优秀文艺成果奖。

据介绍,《花样的日子》舞台设计打破传统写意风格,实现“田野阡陌”与“电商数据屏”的时空交错;音乐创作融入现代电子乐元素,博得更多年轻观众的喜爱与点赞。江苏省著名专家评价:“这部戏很好地继承了吕剧固有的优良传统,十分难得。在一定程度上,该剧可视作地方戏曲现代戏坚守剧种传统之正的样板,为其他戏曲现代戏的创作提供有益的经验。”

截至目前,该剧在县内已演出达30多场,并在省外进行了多场演出。特别是在当地演出,引起很大反响。村民们眼含热泪表示:“没有郝大宝这么一位为民惠民的好书记,就没有三铺村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幸福的好日子!”

(宋彦伟)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