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9日连云港讯 烈日当空,地表温度突破40度的东海县张曲公路上,一群身着橙色工作服的养护工正弯腰推着标线机缓缓前行。

为消除夏日公路通行安全隐患,提高公路通行能力,东海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人员头顶烈日,脚踏热浪,对张曲路、牛辰路等标线磨损严重路段施划公路标线。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操作要求,严抓标线施划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施划前清理路面泥土、尘埃等杂物,并对施工中标线的长度、宽度、间距及厚度等进行抽检,保证施工按质按量完成。
7月8日,在311国道东海白塔机场段,刚刚摊铺完工的沥青路面温度降至40多度,但灼热的沥青路面混合着标线涂料刺鼻的气味,还是熏得人头晕目眩。“标线是司机的生命线,明天这段路就要通车,我们必须经得起烈日考验,天黑前完成标线施划任务。”施工队长张陈友对身边的施工队员说。
为避开正午极端高温,施工队员采取“晨攻午守”策略,队员的工具包备上防暑药品与急救物资,坚持每日凌晨5点便启动标线施工,借助180℃高温划线机,笔直醒目的反光标线在路面上延伸。施划完成的交通标线,清晰醒目,有效提升了公路安全系数。据张陈友介绍,入夏以来,施工队累计完成311国道、245省道、张曲路等重点路段26公里标线施划工作量,更新震荡线、斑马线、边缘线等标线8400平方。
傍晚,当夕阳为新施划的标线镀上反光层,满身疲惫的施工队员席地而坐,黝黑的脸上绽放出欣慰笑容。这场“烤”验中,他们用晒脱皮的肩膀、结满盐霜的工装,诠释了新时代东海公路人的“炎”值和担当。
(李娇 张冬冬 王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