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4日连云港讯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7月1日下午,连云港市海州区郁洲街道会议室里,全国好人徐建红的讲述让现场 50 余名党员红了眼眶。这场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的七一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红色故事从书本走向现实,为基层党员带来一堂“冒着热气”的精神党课。

一场跨越三十年的“孝心”告白
“2017年在革命纪念馆参加红色志愿者讲解员招募比赛时,我手里攥着的讲稿被汗水浸得发皱。”徐建红的开场白带着岁月的质感。作为郁洲街道学院社区居民,她同时拥有江苏省道德模范、金牌志愿讲解员等多个身份。此后的时间里,她每个周末都到馆里为观众讲解红色故事,累计宣讲2000余场次;她还走进校园和社区义务宣讲800余场次,覆盖受众20.5万人次。
在“孝心映红心”的主题分享中,她掏出一个泛黄的笔记本,里面贴着老照片和剪报:“这是1997年在开山岛拍的,王继才夫妇守岛时用的煤油灯就摆在桌上。”讲到动情处,她的声音有些哽咽:“第一次听老党员讲抗战故事时,他们袖口磨出的毛边让我突然明白,红色基因不是抽象概念,是前辈们补丁摞补丁的坚守。”
台下,青年党员唐雅敏的笔记本上记满关键词:“红色手稿”“革命文物”。“徐老师说她曾在暴雨天骑坏三辆电动车,这种 ' 笨功夫 ' 让我明白,传承不是喊口号,是把故事讲到群众炕头上。”
从“听故事”到“找答案”的现场互动
“遇到年轻人不爱听红色故事怎么办?”宣讲刚结束,西凤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汪星辰就抛出基层常见难题。徐建红从帆布包里拿出一沓卡片:“这是我给00后设计的 ' 红色盲盒 ',每张卡片印着革命文物二维码,扫码能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在互动环节,老党员刘军举起手机展示相册:“这是我孙子画的‘鸡毛信’漫画,现在的孩子喜欢用画笔理解历史。”现场顿时热闹起来,党员们围绕“如何让红色教育年轻化”展开讨论。
“这种带着泥土味的交流最解渴。”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张楚乔说,她作为街道入职时间最短的党员,正发愁如何让理论“活起来”。徐建红的“土办法”给了她启发:“下个月我就试试 ' 红色故事+非遗剪纸 ',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打开历史。”
“郁你同行”品牌的落地实践
活动现场,“郁你同行”理论宣讲品牌的展板格外醒目。据街道宣传委员汤井忠介绍,该品牌已形成“1+N”宣讲矩阵:1 支由理论宣讲人才组成的骨干宣讲队,N个覆盖社区、校园的特色宣讲点。今年以来,已开展“茉莉奶奶讲红色故事”、柚子姐姐“星火儿童团”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46场。
活动结束时,夕阳透过会议室窗户,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语上投下暖光。党员们陆续走出会场,徐建红的电动车就停在楼下,车斗里放着新印的宣讲手册。“下一场是明早八点的社区晨练点宣讲,得准备些适合老年人的方言版故事。”她拍了拍车座,语气里满是期待。
这场接地气的主题活动,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基层党员中激起层层涟漪。郁洲街道将以“郁你同行”品牌为抓手,把红色故事讲进社区网格、企业车间,让伟大建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干力量。(孙冬妍 王瑞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