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3日连云港讯 “以前这里是拆迁空地,被生活垃圾和建筑石块覆盖,现在清理之后画上了停车位,车停得整整齐齐,连路过都顺溜多了!”近日,在连云港市海州区南城街道宁海社区西侧的新建停车场前,居民王先生看着刚画好的白色车位线,脸上满是笑意。这片400余平方米拆迁空地,如今变成了有16个停车位的便民停车场,用“小改造”解决了“大民生”,而这背后,正是南城街道政协“微提案”推动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宁海社区西侧空地原为老旧小区拆迁后遗留的地块,由于后续一直缺乏合理的规划安排,慢慢地,生活垃圾和建筑石块就在这里堆积了起来。而社区周边商铺密集、老旧小区集中,居民“停车难”问题本就突出,部分车主为图方便,将车随意停在空地及周边道路,不仅挤占消防通道,更导致早晚高峰交通堵塞。“民生无小事,边角地也能做文章。”政协委员王冬、宁海社区书记杨婷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刻协同社区代表、城管、住建、消防等部门开展实地调研,认真估测地块面积、统计周边停车需求、记录居民意见,最终形成实际可行的方案。在清理完垃圾后,住建部门现场指导停车位划线规范,确保16个车位既“能停”又“安全”。

改造后的停车场现已正式投入使用,16个车位白线清晰,早高峰时,居民有序停车,周边道路拥堵率大幅度下降,以往“车堵路、人挤车”的场景不复存在。此次改造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更探索出“发现问题—推动落实—多方协同治理”的基层协商模式。
从“垃圾场”到“停车场”,从“闹心地”到“暖心地”,宁海社区的这一变化,是南城街道政协队伍“把话筒交给群众、把问题扛在肩上”的生动缩影。正如政协委员王冬书记所说:“政协队伍的职责,就是要在‘家长里短’中找痛点,在‘方寸之地’里谋幸福。”而这样的“微治理”,正让城市的每个角落,都绽放出温暖的光。(葛一萌 宋梦凡 赵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