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一线监督促实效,“双员”服务解民忧
2025-06-24 11:25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曹松岩 邹毅  
1

中国江苏网6月24日连云港讯  仲夏时节,田野葱茏,麦浪翻金。正值“三夏”农忙关键期,为切实履行人大监督职能,推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高效落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农民丰产增收,近日,江苏灌云龙苴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县、镇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收储一线、农户家中,开展了一场集视察、监督、服务于一体的秸秆综禁专项活动。代表们积极响应镇人大主席团号召,既当“综禁”政策的“宣传员”,更做纾困解难的“服务员”,以务实行动守护碧水蓝天,助力乡村振兴。

一线察实情:田间问效看“疏堵”之道

代表视察组首站直奔下坊村广阔的麦收现场。大型联合收割机轰鸣作业,紧随其后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将麦茬精准切碎、均匀铺撒。“粉碎还田,生态还肥,一举两得!”农技专家单为庄抓起一把混着碎秸秆的泥土,向同行人员讲解其改良土壤、提升肥力的益处。不远处,打捆机正将干燥的小麦秸秆压缩成整齐的草捆。“多亏了人大代表帮忙协调机械,我家小麦收得快,秸秆处理也省心,打捆离田一点没耽误!”种粮大户霍安如指着堆积的草捆高兴地对代表们说,“这些‘金疙瘩’直接卖给收储点或养殖场,每亩还能增收呢!”。

机制强基础:“三封信”营造氛围强管理

视察中,代表们特别关注到龙苴镇在制度设计上的创新做法。为从源头上筑牢禁烧防线,龙苴镇在麦收前精准发力,发送“三封信”:即《秸秆禁烧致广大农户的一封信》《秸秆禁烧致广大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给全镇广大农机手的一封信》,通过人大代表入户、广播、宣传车、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将政策要求、焚烧危害等宣传到户到人,引导农机手和农户收割、打捆、离田、旋耕各环节分工协作,形成“收割一块、打捆田一块、旋耕一块”的闭环麦收链条。

网格聚合力:代表“双员”服务在一线

龙苴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建立了由镇三套班子领导分片领队、各部门负责人定村带队、人大代表和镇村干部深入网格的“综禁”包保体系。代表们深入践行“宣传员”与“服务员”的“双员”角色:

当好“宣传员”。他们利用自身植根群众的优势,穿梭于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政策法规、焚烧危害及综合利用好处,将“三信”内容精准送达,引导群众算清“生态账”“经济账”“法律账”,变“要我禁烧”为“我要禁烧”。

当好“服务员”。面对“三夏”期间机械紧张、劳力短缺等实际困难,代表们主动作为,化身“联络员”“协调员”。他们多方奔走,积极联系协调联合收割机、大马力秸秆打捆机、旋耕机等各类农机具,确保作业力量充足;帮助农户对接粮食经纪人,解决小麦销售之忧;协助联系运输车辆,打通秸秆离田“最后一公里”;设立服务点或流动咨询台,发放科技资料,解答农户在秸秆还田、离技术上的疑问。据统计,今年夏收夏种期间,龙苴镇人大代表共为群众联系协调各类农机具300余辆,协助联系运输秸秆20000余捆,发放科技资料7000余份,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同心抓落实:监督服务并举固成效

在视察结束后的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地所见、群众所盼,围绕优化机械调度、完善收储网络、强化政策激励等积极建言献策。分管副镇长认真听取并回应代表建议,详细介绍了全镇综禁工作的周密部署,他郑重表示,镇政府将认真梳理吸纳代表建议,在精细化服务、政策扶持、科技支撑上持续加力,确保“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见一块黑斑”。

镇人大主席在总结时强调,此次视察监督与服务并重,成效显著。他要求全体人大代表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巩固深化“宣传员”“服务员”角色,将上级部署要求传递下去,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反映上来。镇人大也将持续跟踪问效,推动视察成果和代表建议转化为治理效能,让禁烧成为自觉,让秸秆变废为宝,真正成为滋养土地的“营养剂”和助农增收的“新资源”。

夕阳下,金色的麦田与整齐的草垛交相辉映。农机轰鸣声渐息,但龙镇人大代表履职的脚步未曾停歇。他们忙碌的身影,是“三夏”画卷中最动人的风景;他们务实的行动,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人大代表的强力监督与倾情服务下,龙苴镇的秸秆综禁工作正沿着绿色、高效、惠民的轨道坚实迈进,为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贡献着坚实的人大力量。(曹松岩 邹毅)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