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19日连云港讯 为进一步提升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充分发挥代表监督作用,助推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近日,灌云县伊山镇人大组织部分镇人大代表对该镇涉农19个村居的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现场观摩,给出具体指导建议,为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添助力。

实地督导促整改,精准发力补短板。伊山镇人大代表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双驱动模式,深入乡村一线开展人居环境巡查。重点聚焦主次干道保洁、生活垃圾清运、家前屋后“五堆”清理等关键环节,现场指出旱厕未拆除、“五堆”清理不彻底等薄弱环节,明确整改时限。巡查中,代表们既“找问题”又“开药方”,针对旱厕改造进度不一,督促落实“一户一策”包保方案;针对部分村庄道路两旁路基被侵占问题,提议种植格桑花方案。通过“边查边改、立行立改”机制,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从“被动应付”向“主动提升”转变,夯实美丽乡村建设根基。
机制优化激活力,群众参与聚合力。聚焦人居环境整治长效化,人大代表积极推动机制创新与群众动员双向发力。建议建立网格员“1+N”联户机制,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保洁员管理机制,通过制度优化赋能治理提升。同时通过开展“美丽庭院”评比等工作,激发群众共治共享热情。巡查中发现某村通过“庭院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模式成效显著,代表们建议在全镇推广该经验。此外,人大代表对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旱厕改造、违建拆除等专项行动深度融合积极建言献策,带动形成“整治一点、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推动村容村貌实现质的飞跃。

组织领导强保障,压实责任抓落实。为确保巡查成果落地,人大代表充分发挥监督与桥梁作用,强化组织保障与责任传导。现场观摩结束后,召开了交流座谈会,代表们纷纷表示,通过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行动,全镇卫生环境有了跨越式提高,本次观摩评比对各村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直观的感受和更全面。会上,还通报了各村整治成效与问题,明确了“书记带头抓、干部具体抓”、人大代表督导村居的工作机制。针对部分村存在的“等靠要”思想,代表们建议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干部使用评价体系,倒逼责任落实。同时,严守纪律底线,督促整治资金规范使用、工程项目阳光操作,确保民生工程经得起群众检验。(刘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