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15日连云港讯 五月的暖风吹入房山初级中学的清晨,抚平了学子微皱的眉头;五月的暖阳照亮了学子的心田,点燃了他们的梦想之路。近日,东海县房山镇党委、政府联合房山初级中学开展“捐资助学,帮贫扶困”主题活动。房山镇大穆村党支部书记潘成虎从初级中学精心挑选5名家庭困难却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资助,承诺每年资助每人五千元直至他们高中毕业。
潘书记心系教育事业、关注特殊群体,他深入初级中学,与学校领导、老师沟通,详细了解学生们的家庭情况和学习表现,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5名品学兼优但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求学困境的学生作为资助对象。潘书记深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一个家庭走出一个优秀学子,就可能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终心系教育,关注着村里孩子们的成长。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怀与责任担当。

教育是希望的灯塔,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善举是温暖的春风,拂去困境家庭的寒霜。患有血友病的董竑泽同学心情激荡,“这份关爱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更坚定了用知识改变命运、建设家乡的决心。”“感谢潘书记,这份资助不仅减轻了我家的经济负担,更让我能安心学习,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更会把爱心接力棒更好地传递下去。”得知自己获得资助后,王筱雅激动地说。对于受助学生而言,潘书记的资助如同雪中送炭。王筱雅同学父亲出车祸去世,妈妈改嫁,爷爷奶奶务农,收入微薄,经济压力巨大,但她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潘书记的善举不仅给予了学生们物质上的帮助,更在精神上给予了他们莫大的鼓舞。他殷殷叮嘱学生们:“扶贫助学就是播种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希望同学们鼓足精气神,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学习知识,用知识改变命实现梦想,以行动回馈社会。”他表示,要坚持扶困助学,护航困难学子求学路,为孩子托起求学路上的“一片天”。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滴善举成就大爱。自2020年担任大穆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潘书记心系特殊群体,关爱弱势人群,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节日活动时带头捐款捐物,在疫情防控、助学支教、敬老扶残等一线,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自筹资金60万元,新建村民文体广场;自筹资金30余万元,在大穆村中心路安装路灯;连续5年自费给全村80岁以上老人发放300元慰问金和慰问品,向全镇7名百岁老人每人发放2000元慰问金,向村里的老党员及10名贫困户发放慰问品;捐资2万元为贫困生助学;捐资3万元帮助贫困家庭和老党员;捐资2.4万元帮助患病村民……据统计,自2015年至今,他个人已累计为社会和集体捐赠近100万元。
助一位学生,扶一株幼苗;洒一份阳光,迎一份希望。潘书记的慈善行动,是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守望,是对特殊群体的暖心关怀,用实际行动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带动了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爱心传递永不止步,房山镇将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持续开展各类扶贫助困活动,把党的关心及时传递到群众的手中和心里,不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携手各方力量,汇聚社会善意,共同托举起每一位追梦少年的未来。
(单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