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2日连云港讯 为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街道以党组织为纽带实施“社区合伙人”计划,通过整合市场力量、社会资源、群众智慧,探索出一条“服务+经济+治理”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构建起有温度、有质感、可持续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公益+市场”双轮驱动,盘活民生新空间
“以前总以为社区食堂是专门给老年人服务的,看到网格员在群里宣传才知道,我们这些上班族也可以带孩子用餐,省时省力又放心。”家住水岸名城的刘女士体验过北辰社区大食堂后,因其干净卫生又实惠,立即被“圈粉”,还在朋友圈晒起了和孩子的“蹭饭”经历。

近年来,牛山街道深入挖掘辖区资源,按照“空间换服务、服务促效益”的发展思路,充分调动业委会、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众筹共建社区民生新空间,试行“公益化+市场化”模式,聚焦“一老一小”需求吸引“公益型合伙人”70余人,累计服务辖区老人、孩子、上班族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16000余人次。在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的同时,为周边的家庭妇女、残疾人敞开就业大门,量身定制30余个就业岗位,助力他们融入社会、实现价值。
“共享+服务”协同推进,绘就基层彩虹路
“彩虹色的花把花瓣分享给了哪些需要帮助的小动物呀?他们是不是在奉献中绽放得更加灿烂了?”在和平社区二楼亲子活动室里,孩子们正围坐在老师身边,聚精会神地听着绘本故事。走进“五色和平鸽”之一的“橙色和平鸽”阵地,布置温馨又可爱,进门处还贴有天马阅读老师们的志愿服务表,社区一有需求,他们就自愿来到小屋担当“共享家长”开启带娃服务。

牛山街道通过打造“资源共享、服务双向”的治理模式,指导各社区将辖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等不同主体发展为“资源型合伙人”,在21个社区的活动室里,举办手工、绘画、红色宣讲等各类服务活动3000余场,服务居民49000余人次,“合伙人们”像一道道彩虹,点亮居民的多彩生活,也为社区治理的精准化、专业化水平注入了新动能。
“自治+共治”深度融合,激活邻里共生圈
近日,康园社区晶灿公寓小区居民群里,“辛苦了,支持”“点赞”“牛”等消息不断刷屏。原来,业委会成员徐众等人牵头安装公用电表、加装智能门禁、规范管理近百个停车位等系列举措得到业主们一致好评。

牛山街道积极指导社区牵头推进辖区159个住宅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推动小区实现自治管理,社区共治“合伙人”持续扩容。“提醒居民保持环境卫生”“发现垃圾及时清理”“加强消防安全宣传”······业委会成员们穿梭在小区各个楼道,既及时处理各类问题,又深入了解居民需求。通过不断扩大“朋友圈”,街道将“互助型合伙人”机制覆盖到更多无物业小区,让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触角延伸至更多热心居民心中。
立足新发展阶段,牛山街道将继续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统筹优势,持续释放“红色动能”,深化“社区合伙人”协同机制向楼栋、网格延伸,通过契约化共建、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培育,打造可复制、可持续的社区治理新范式,让“共建有深度、共治有精度、共享有温度”成为基层治理新常态。(张宇萱 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