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海州:“八心” 服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幸福 “加码”
2025-04-18 10:54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国生 李如巧  
1

中国江苏网4月18日连云港讯 “以前跑车累了,只能在车里凑合休息会儿,现在有了工会驿站,能喝水、能热饭,还能休息,太方便了,工会真是咱贴心的‘娘家人’!” 在连云港市海州区的一处工会驿站,网约车司机李师傅感慨地说。李师傅的心声,正是海州区总工会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长。他们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然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在劳动权益保障、职业发展等方面面临诸多难题。海州区总工会敏锐洞察到这一群体的需求,创新推出 “八心” 工作法,全方位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驾护航,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党建领航,点亮初心 “灯塔”

海州区总工会充分发挥各行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与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紧密结合。通过设立 “学习固定日”,定期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的党员开展集中学习,让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能及时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提升政治素养。“工会大讲堂” 则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为大家讲述党史故事、分享奋斗经验,激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手机微党课的推出,更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党员们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党性教育。警示教育日活动,以真实案例为镜鉴,增强大家的纪律意识和廉洁自律能力。座谈交流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大家畅所欲言,共话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些活动的引领下,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道亮丽的流动风景线。

学习教育,淬炼红心 “引擎”

为了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海州区总工会统筹用好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和工会驿站等阵地资源。常态化开展权益保障培训,邀请法律专家为大家详细解读劳动法律法规,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清楚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职业技能培训涵盖了物流管理、快递分拣技巧、网约车驾驶安全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了他们的业务能力。学历提升计划与高校合作,为有需求的劳动者提供在职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实现学历晋升。交通法规培训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方式,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交通安全意识,让他们在奔波的路上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健康讲座则关注大家的身心健康,邀请专业医生讲解职业病防治、心理健康调适等知识。一系列教育培训活动,如同一台强劲的 “引擎”,淬炼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积极向上的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季恒温,传递爱心 “暖流”

从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最期盼、最迫切的问题出发,海州区总工会把工会传统送温暖拓展为 “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 四季恒温工作品牌。春天,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需求,举办专场招聘会,联合各大企业提供大量适合他们的岗位,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炎炎夏日,工会工作人员奔波在大街小巷,为在高温下坚守岗位的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送去清凉饮品、防暑药品,让他们在酷热中感受到一丝凉爽。金秋时节,对于有子女上学的困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工会及时送上助学金,助力孩子们圆求学梦。寒冬腊月,为困难职工送去棉衣、棉被、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让他们温暖过冬。四季恒温的关爱,如同涓涓暖流,流淌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间,解决了他们的 “急难愁盼” 问题,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爱心。

技能提升,提振信心 “风帆”

海州区总工会深知,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是增强他们职业竞争力、树立信心的关键。为此,定期开设 “工会时间” 微课堂,利用碎片化时间,邀请行业专家线上授课,分享最新行业动态和实用技能技巧。各类业务技能培训课,从基础操作到高级技巧,进行系统培训,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断提升自己。搭建学习交流、共享资源、合作发展、成果展示平台,让大家有机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举办拜师会,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与新入职的劳动者结成对子,手把手传授经验。技能竞赛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竞赛,他们不仅能检验自己的技能水平,还能获得荣誉和奖励,激发他们不断提升技能的积极性。求学圆梦活动助力有学历提升需求的劳动者实现梦想。多措并举之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信心得到极大提振,他们在工作中更加自信,努力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实现自身价值。

文体活动,凝聚人心 “纽带”

围绕 “我的站点我的家”“我们的节日” 等重要时间节点,海州区总工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集体生日会上,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分享生日的喜悦,感受工会大家庭的温暖。歌咏朗诵比赛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用歌声和朗诵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体育竞赛设置了羽毛球、乒乓球、拔河等多个项目,大家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展现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茶话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品茶聊天,交流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交友会则为单身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搭建了相识相知的平台,解决他们的婚恋问题。这些文体活动,如同一条条坚实的 “纽带”,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紧紧凝聚在一起,让他们在工作之余有开心愉悦的心情,不断提高工作动力和幸福指数,也让他们真正把工会驿站当成了自己的家。

工会驿站,守护安心 “港湾”

依托社会资源,统筹多方力量,海州区总工会打造了工会驿站、司机之家、红韵悦行、红韵小哥、连新 e 站等众多工会服务阵地。这些服务阵地免费提供学习教育、政务办理、法律服务、锻炼健身、休闲娱乐、生活保障等服务项目。走进工会驿站,里面配备了桌椅、饮水机、微波炉、冰箱、充电设备、图书报刊等设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以在这里歇脚休息、喝水吃饭、给手机充电、阅读书籍。有的驿站还设置了健身区域,让大家在休息时能适当锻炼。政务办理服务帮助他们便捷办理相关证件和手续。法律服务为他们解答法律疑惑,维护合法权益。锻炼健身和休闲娱乐设施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生活保障服务提供应急药品、雨具等物品。工会驿站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城市中可依靠、可安心的憩身之处,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工会 “娘家人” 的温暖,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安心的港湾。

法律服务,送上放心 “护盾”

聚焦 “普法宣传周”“宪法宣传周” 等重要时间节点,海州区总工会设立法律服务志愿小分队。小分队由相关法律专家组成,他们深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常态化开展志愿普法服务活动。通过举办法律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解劳动法律法规、合同签订注意事项、维权途径等知识。在活动现场设置法律咨询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解答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针对一些常见法律纠纷,进行案例分析,让大家了解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遇到法律困惑时,能通过工会的法律服务平台精准求助,及时解决工作上的困难,从而放心工作。法律服务如同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上了一面坚固的 “护盾”,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保驾护航。

权益保障,表达真心 “承诺”

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海州区总工会联合多部门全面发力、保驾护航。在劳动合同方面,指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避免劳动纠纷。劳动报酬领域,推动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保障他们的劳动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在劳动保护方面,督促企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改善工作环境,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劳动保险方面,积极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提供保障。同时,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如为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提供创业指导和扶持政策。海州区总工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真心,让他们能够体面劳动、幸福生活,这份真心的 “承诺”,赢得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广泛赞誉和信赖。

海州区总工会的 “八心” 工作法,构建起 “党建 + 服务 + 维权” 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关爱服务体系,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在这片天空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与城市共同成长,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未来,海州区总工会将持续深化 “八心” 工作法,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让他们的幸福指数持续 “加码”。 (陈国生 李如巧)

标签:
责编:袁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