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日连云港讯 清明时节,春耕农忙与祭祀扫墓活动交织,森林防火形势严峻。为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海州区朐阳街道立足“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原则,以“四强化”举措为抓手,全面织密防火安全网,倡导文明祭祀新风,确保清明期间“零火情”。
强化卡口值守管理 严守防火“第一道防线”
街道以“管住人、控住火”为核心,在重点林区、墓区入口设置3个全天候防火检查卡口,配备金属探测仪、火种收纳箱等设备,严格执行实名登记核查机制。落实24小时轮班制,并通过日常巡查、突击检查等方式严防脱岗漏岗现象。针对零散坟区,组建流动巡查队按“定人、定岗、定责”网格化巡查,确保监管无死角。“我们采取‘固定卡口+流动哨点’相结合的方式,对进山人员、车辆实施全覆盖检查”街道防火办负责人介绍。清明期间,累计劝阻携带易燃物品进山行为百余次,从源头降低火灾风险。

强化祭祀行为引导 倡导文明低碳祭扫
街道在公墓划定集中祭祀区,配备环保焚烧炉130台、消防水桶百余个,并沿山林边缘设置总长2.6公里的防火隔离带,从物理空间上隔绝火患。同时,组织志愿者成立文明劝导队,劝离前往墓区祭祀的群众,严禁违规焚烧行为。针对部分村民坚持上山祭扫的情况,街道开展“亲情劝导”行动,发动社区工作者、老党员等群体,以“拉家常”方式入户讲解防火政策。“原先觉得烧纸是祖辈传下的规矩,现在明白绿水青山才是留给子孙的财富。”村民李大姐主动将纸钱换成鲜花,绿色祭扫。
强化应急处置保障 锻造高效救援力量
各村居组建群众联防队,并联合消防部门开展专项培训,重点强化灭火弹投掷、风向预判、器械操作等实战技能。为提升装备保障水平,统一配发森林灭火弹90余枚、水泵4台及风力灭火机8台,严格执行“日检查、周保养”制度,建立设备维护台账,确保灭火器材完好率100%、通信设备24小时在线。“我们模拟突发火情开展实战演练,应急队伍接警后5分钟内即可抵达现场,形成‘发现—报告—处置’闭环响应。”街道防火办负责人表示。

强化宣传多维渗透 构建群防群控格局
街道打造“空中+地面”立体宣传网络,启用智能广播系统每日10小时循环播放防火通告,在主干道、卡口周边悬挂警示横幅50余条,发放图文并茂的《森林防火明白卡》300余张。组建“敲门”小分队,深入居民家中讲解禁烧政策。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连小学生都能说出‘进山不带火、带火不进山’的口号。”文明防火意识深入人心。

下一步,街道将持续完善防火长效机制,以“四强化”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文明祭祀蔚然成风,为守护绿水青山注入基层治理力量。(王习文 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