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日连云港讯 为破解居民家政服务需求痛点,海州区新东街道以人大代表履职为抓手,创新推出“公益+收益”社区家政服务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既为特殊群体托起“稳稳的幸福”,又为社区经济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精细化新路径。

精准破题:小家政撬动大民生
随着老龄化加剧和家庭结构小型化,居民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传统家政服务存在价格高、质量参差不齐、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为此,海州区人大代表、新东街道东苑社区书记梁茜在街道人大工委的支持下,带领社区开展专项调研,以“公益+收益”相结合为核心理念,通过公益服务保障民生需求,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公益保基本、市场优供给”,打造“家门口”的便民服务体系。
多元共治:织密服务网络
在街道人大工委的统筹下,社区联动优质家政企业、社会组织,在党群服务中心嵌入“家政服务驿站”,创新推出“基础服务公益化+个性服务市场化”清单,实现需求登记、服务对接、质量监督闭环管理,实现居民需求“一站式”响应。
社区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或低偿的家政服务,包括助浴、助餐、清洁、陪同就医等。例如,为独居老人提供每月两次的免费保洁服务,目前正在试行中。联合家政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失业人员、家庭妇女掌握家政技能,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协调资源,为培训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双向赋能:激活社区经济
在保障公益属性的同时,引入智慧化管理手段提升“造血”功能。针对居民多样化需求,推出居家养老、收纳整理等市场化服务包,满足中高端需求。同时,通过定期举办母婴护理、家电清洗等技能培训与公益讲座,吸引居民参与并转化为潜在从业者。
未来,街道将开发线上服务平台,上线“服务积分兑换”“邻里互助接单”等功能,居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可兑换家政服务时长。同步推出会员制消费激励,发放定向消费券,带动家政服务消费增长。
未来,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发挥监督和支持作用,推动家政服务深度融入社区生态体系,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张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