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26日连云港讯 在海州区路南街道公园社区残疾人之家的阳光工坊里,一排排黄色毛巾整齐码放,伴随着轻快的谈笑声,十余位残障人士和全职妈妈正熟练地将毛巾贴标、折叠成精美的成品。这个由社区创新打造的“阳光工坊·共富驿站”以助人自助为宗旨,通过搭建辅助性就业平台,为残障人士、全职宝妈等因兼顾家庭而无法外出就业的特殊群体搭建起融入社会的彩虹桥。

公园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联合社会爱心企业,开发轻体力手工制作项目,创新推出“技能培训+岗位匹配+心理支持+社区接单+集中作业”的全链条服务、弹性工作时限模式,帮助残疾人、待业宝妈等群体逐步适应工作节奏,每月稳定增收,实现从“被照顾者”到“价值创造者”的蜕变。“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负担,现在能自食其力给女儿买文具了。”听障宝妈王女士分享道。


据悉,公园社区在日常入户走访过程中发现辖区有许多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需要兼顾家庭的宝妈有强烈的就业和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需求,通过多方调研,选取例如叠毛巾等工序简单易学、工时灵活的项目来实现家门口就业,在这里每一双巧手都在编织希望,每一个微笑都在传递温暖,飞舞的毛巾串联起特殊群体的人生新图景。
社区书记沈玲玲表示:“公园社区‘阳光工坊·共富驿站’将继续以就业赋能为核心,让‘家门口的幸福岗位’惠及更多群体,诚邀全社会待业宝妈、残障人士加入我们温暖的大家庭。”(李芮 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