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党建赋能 绘就村庄规划建设新图景
2025-03-06 17:19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邵光明 李娜  
1

中国江苏网3月6日连云港讯  初春的早晨,东海县安峰山下、石安河畔的安北村已是一片沸腾。天才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拉管车间灯火通明;成品车间,工人们正忙着打包把产品发往全国各地;村部电商基地,“党员直播先锋队”的订单打印机响个不停。这种火热场景,正是东海县以党建为引擎推进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取得的显著成果。

近年来,东海县以党建为引擎,以规划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搞活。相继涌现出一批如安峰镇安北村、桃林镇北芹村、山左口镇北古寨村等一批村办工业、设施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典范。东海县“三北”模式成为全县村庄规划建设的亮点。

“三级”书记抓规划 村村绘就新蓝图

2023年,东海在全县推行村庄规划全覆盖,从县主要领导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至各乡镇村,明确时间表、下达任务书、签订责任状,形成了县乡书记抓规划、村书记编规划、个个项目依据规划建设的良好局面。县委、县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县委书记、县长挂帅,县规划主管部门党组书记统筹协调,乡(镇)村党委(支部)书记直接参与,形成了党委参与、百村联动、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依据《江苏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东海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东海县镇村布局规划(2022版)》,本着宜单独编制则单独编制,不搞“一刀切”,允许地域相邻、资源禀赋相近的多村合编村庄规划的原则,县域范围内346个行政村确定296个编制主体,于2023年初全面铺开。

山左口镇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是东海县的西大门,具有苏北、鲁南独有的建筑风貌。镇党委书记李宁要求各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编好规划。全镇15个村的村庄均提前完成。

为了避免出现漏编或延迟编制村庄规划的情况,东海县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核心和参谋作用。平明镇徐圩村在上一轮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因特殊原因有部分农户建设用地被遗漏在规划区外,导致这些农户10多年无法申请建房。在新一轮村庄规划修编启动前,村党支部书记及时反馈了这一问题,经设计公司和规划主管部门现场勘察论证,最终将这些农房用地列入村庄规划建设范围。农民建上了新楼房,他们10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至2024年10月,东海县296个村庄规划编制项目全部完成。随即,工作重心由编制转向实施和管理。

规划引领产业升级,乡村经济振兴繁荣

产业升级是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东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确立“规划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不断改进服务方式,相关科室由单纯的规划执法管理转变为村庄规划实施,并向广度、深度延伸,以规划引领现代农业、村办工业和美乡村建设。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村产业集群,村集体、农民规模化、产业化经济实体逐渐增多。

安北村位于安峰镇和县城交界处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是安峰镇经济开发区所在地。近年来,安北村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利用好村庄规划,依托工业集中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发展以工业制造、水晶加工、草帘编制、水产养殖为特色的四大主导产业,每年农产品销售额500余万元,天然茅草帘销售额近千万元,水晶制品销售过亿元。工业集中区内的房车制造、灯具生产、硅产品加工成为拉动安峰经济振兴的重要载体。目前。安北村已有一个近千平方米电商网络直播中心,新建的一个3500平方米的扶贫厂年内可以投入使用。实现村民就业脱贫不出村、产业扶贫不出镇,群众家门口就可以就业。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2.7万元,村集体收入50余万元。

素有苏北“西红柿种植第一村”之称的桃林镇北村,是首批新农村规划建设示范村。689座智能大棚宛如银色矩阵。党员技术员张磊轻点手机,物联网系统即刻启动精准滴灌。他说:“我们种的可是有‘身份证’的西红柿!”每颗果实都带着溯源码,18项指标实时监测。通过三轮规划升级,该村带动周边村民建成3万多亩设施农业带,年产值达4.3亿元,产品直供长三角高端市场,为农民铺设了一条致富路。

安北和北芹村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仅是东海县党建赋能村庄规划建设的一个缩影。

党建赋能 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村庄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东海县通过推行规划师下乡活动,加快村庄规划实施管理。在全县先后建立了19个“乡村规划师”工作站,有57名专业人员参与其中。他们虚心做好村党支部书记的参谋和助手。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五党支部书记李娜,既是村镇规划科长,又是山左口镇北古寨村下派规划师,她积极参与村庄规划实施与管理,及时解决村里出现的困难和问题。2024年夏,李娜在走访群众中了解到,村庄内部有几块不足500平方的“飞地”因被列入基本农田管控区制约了村庄建设。结合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这一问题很快得以解决,群众拍手称快。

北古寨村依偎在绵延起伏的马陵山东坡,沭河水绕村而过。该村党支部一班人,依据村庄规划把打造美丽乡村,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先后投资6000万元建造了占地150余亩的顺泰建材厂;引资1.2亿元,建造了一个老淮猪繁育生产基地。每年为群众增加收益40多万元,村集体增加收益32万元。该村还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用好“一事一议”资金,加强农村旱厕改造、污水处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累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硬化、“黑化”村庄道路、巷道3.6万平方米、村庄污水管道2万米、疏浚河道1800米;安装路灯266余盏、栽种绿化苗木2000多平方米,有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绿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目前,北古寨村已获批江苏省级“水美村庄”“绿美村庄”。成为东海县西部乡镇和美乡村建设的样板。(邵光明 李娜)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