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21日连云港讯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近日,在东海县白塔埠镇万亩高标准农田里,各种型号的农业机械正在喷洒着农药,一道道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望着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无人机施肥展示高科技
在该镇机场路两侧,时而可见一个个家庭农场一边给麦苗灌水浇田,一边用无人机在空中为麦田施肥。据农场主王建国介绍,今年由于连续几个月没有较大范围的降水,导致小麦错过了最佳施肥期,雨水节气后,正是春小麦施肥黄金期。通过人工一次性丰足的浇灌,同时配合无人机空中抛洒施肥,小麦很快就会呈现一片油绿的生机。
在该镇山北头村的一片麦田里,种地大户徐王勤正聚精会神地手握遥控器操纵着无人机进行施肥作业,无人机精准地将白色颗粒均匀地洒落在麦田里,并很快溶解。镇农技员沈道付说:“无人机施肥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施肥工作,节约时间成本。同时,它能够降低对田地中秧苗的踩踏程度,避免因踩踏造成的秧苗损伤。利用无人机的程序设定,种植者可以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设定不同区域的施肥力度,实现精准控制区域肥料施用量。”
入春以来,全镇利用无人机作业的方式对5.2万亩麦田进行农药喷洒和实施田间管理,目前麦苗长势良好,呈现一派勃勃生机。
深耕细作备足营养土
近日,在该镇267省道西侧的一处预留秧田里,村民刘守帅正驾驶着手扶拖拉机,一遍遍旋耕冬天深耕过的预留秧田的冻土,经过旋耕机多次快速打碎搅拌,土质犹如面酥一般地松软细碎。“深耕可以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透气,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扩展。这不仅提高了土壤的通气性,还有助于增强作物对肥力的吸收。另外,深耕细作对植物生长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它不仅改善了土壤环境,还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从而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和优质高产。”镇农技专家周怀乐说。
目前,以刘守帅、张才亮以及大地农机等为代表的种地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已签订水稻机插秧作业合同260余份,共计5.3万亩。
据该镇农技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全镇利用各种农机深耕土地1.2万亩,培育秧苗营养土800余亩,实现了应翻尽翻、应耕尽耕。
当代“麦客”以诚信走四方
日前,在该镇服务大厅内,正在承办“沃德”农机苏北2025年春季销售推介会,近百位农机手聚集在一起,他们正在关注和了解今年农机销售的相关优惠政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自分享着自己在收割作业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早在20世纪90年代,那些收割机驾驶员,被称作当代“麦客”。近年来,因从事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而收取的相关费用仍然是该镇农机手们创收的主要来源。据该镇前圩村收割机手史南成介绍:“我们每年从4月份出发,先去南方一些种植大麦的地方,紧接着收割小麦,6月初回到家乡收割,中间在家休息两个多月,然后再次奔赴南方早熟稻种植区,之后一路往北,直到东北水稻收割完。这一路下来,多的能收入二十多万,少的也在十五万左右。”
这些农机人怀揣“让利于民、优质服务”的理念走南闯北,每年创收高达6000余万元,实现人均增收3万元。(徐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