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经开区法院:“优+”陪审显成效 多元力量促公正
2024-12-13 09:45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薛子裔  
1

中国江苏网12月13日连云港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实施以来,江苏省连云港经开区法院积极推行“优+”陪审模式,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事实认定、纠纷调处、法治宣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和源头预防治理。

2018年4月,一起老人参加拔河比赛受伤的案件在连云港经开区法院进行审理。合议庭合议时,人民陪审员张岩凭借其作为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业优势,敏锐指出案件中诸如老人如何被推荐参赛、赛事主办及承办方为何未注意老人年龄偏大等细节尚未查清。同时,身为教师的人民陪审员郁阳提出向专家请教老人年龄与受伤结果关联的必要性。会后,承办法官展开走访调查,深入各被告单位找寻具体经办人,查阅我国拔河比赛相关资料,并前往医院向骨科专家咨询。案件判决后,各被告主动履行判决,老人送来锦旗表达谢意。紧接着,法院于2018年4月执笔《关于对拔河运动参赛人员年龄上限作出适当限制的司法建议》并发送至国家体育总局。令人欣喜的是,自2018年6月26日起,国内拔河比赛均规定了参赛人员年龄上限,并对身份、体检记录、保险证明的审查加以规范。这起案件的成功审结,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颁布施行之际,为陪审工作树立了典范。

人民陪审员薛佃生也是连云港经开区法院工作中的突出典型。薛佃生从部队转业后,在基层街道、矿厂工作直至退休,且自学法律,在当地群众中颇具声望。据法院业务庭反映,他不仅参审认真,在调解工作方面更是表现出色。在一起排除妨害的邻里纠纷案件中,范某在公巷堆放杂物、搭建墙垛,致使巷道雨水无法排出,邻居张某家房屋墙面受潮、霉变、脱落。双方争执不断并多次报警,纠纷却始终未得到彻底解决。薛佃生先是通过街道、社区了解情况,又走访周边邻居,深知双方矛盾积怨已久。为化解当事人心结,他从建房约定、公巷功能、通行排水受妨碍的事实出发,以人情世故和政策法律相劝。在他多次上门或电话真诚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薛佃生趁热打铁,督促双方及时清理墙垛和堆放物,使纠纷得以圆满解决。他表示:“邻里纠纷的调解就要趁热打铁,一步到位,不能拖泥带水。”

在连云港经开区法院,像张岩、郁阳、薛佃生这样的人民陪审员还有很多,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人民教师、社区书记、企业职工、退休干部等。他们不仅在案件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积极投身法治宣传工作。在街道村居进行法治宣传时,常常能听到“这个事情我们听书记说了,法院有这样的案子……”人民陪审员已然成为法治宣传的“达人”,为传播法治理念、促进社会和谐贡献着力量。

连云港经开区法院的“优+”陪审模式,通过汇聚多元力量,让人民陪审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司法公正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薛子裔)

标签:
责编:袁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