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3日连云港讯 近日,连云港市海州区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贯彻主题主线,以“温暖秋冬 文明同行”实践活动为契机,细化开展了“朐风习理”品牌流动课堂式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活动现场,理论宣讲员为观众生动宣讲了新农村建设成就和党的利好政策,宣传点位派发的单页材料及刊物,更是吸引了千余名观众争相打卡学习。
今年以来,海州区围绕做强“朐风习理”理论宣讲品牌,不断提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积极推动“理论+文艺”“理论+文明实践”复合模式,坚持深入一线、立足实践,把理论用群众语言讲出来,把道理用百姓乡音说出来,使基层理论宣讲更有温度、更接地气,让党的创新理论“动”起来、“活”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做强宣讲优势品牌,深挖地域特色人文富矿
“把故事讲好,把道理讲活,理论宣讲就会更加接地气、更容易为群众接受。”基层理论宣讲骨干李佳颖表示。
据悉,海州区把握新时代理论宣讲规律,积极探索方式方法,以“乡音”传“党音”,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宣讲品牌——朐风习理,创新推出理润新声、理响锦屏、古镇新声、新浦习理等18个镇街级特色宣讲品牌,以村社党群活动中心为主阵地,结合地方特色,“量身定制”学习课程,通过“理论宣讲+百姓宣讲+文艺宣讲”的方式,让群众听得进、听得懂、有收获,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理论宣讲形式的文明实践活动730余场次,切实推动理论宣讲活动走深走实。
提质人才队伍建设,激发理论宣讲澎湃动能
基层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的重要途径,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海州区不断建强专业化队伍体系,广泛吸纳培育出以模范代表、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为代表的基层理论宣讲员140余人,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宣讲队伍。
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海州区还全面梳理村社党员群众理论政策学习需求,建立“大家点单”课题数据库,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进行“面对面”解读,积极涌现青年党员为主体的“青语宣讲团”、村支书为宣讲主力的“支书达理”和老党员为主体的“桑榆宣讲团”等40余个民间特色宣讲团体,基层党员群众理论素养、生活技能水平得到同步提升。
放大阵地资源功能,凝聚实境主流价值合力
“现在我们的‘夜文化’丰富多彩,我每天要么去农家书屋里看看书,要么到文化广场上看看演出,日子美得很。”谈及当地的夜间文化活动,新坝镇小荡村村民赵大妈面带微笑地说道。据了解,海州区积极整合现有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农家书屋、村社文化广场等基层党群活动阵地,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党建大喇叭”“红色影院”等,扩大理论宣讲工作传播覆盖面,全面延伸理论宣讲触角。
此外,该区充分发挥辖区中共海属地区早期党组织活动基地、板浦秋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带动效用,组织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校师生等群体深入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教育,传承伟大精神。
提升服务质效转化,筑牢高质量发展群众根基
“理论宣讲成效好不好,最终还是看落地行不行。对于群众反映的一些具体生活难题,我们利用开展宣讲活动的契机,面对面、一对一答疑解惑,让理论不再束之高阁,真正融入群众生活。”路南街道宣传委员杨硕感慨道。
今年以来,海州区坚持把基层理论宣讲课堂前移至服务群众日常生活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开展“红色故事分享”“图书捐赠”等活动,党员群众围坐一团持续“充电蓄能”。结合“我们的节日”“为人民绽放”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践初心”等志愿活动70余场次,惠及居民群众近千人。针对五保户、残障家庭等特困群体,广泛动员全区各条线党员干部开展入户送“宣讲”、走访慰问等暖心活动,充分实现基层群体在“行走中”学深悟透,切实转化理论宣讲工作成效为服务群众和检验工作的高质量平台。
下一步,海州区将继续深入挖掘壮大宣讲队伍,有效发挥阵地作用,探索理论宣讲新模式,持续擦亮“朐风习理”理论宣讲品牌,把“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讲内容送到寻常百姓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生根开花结果。
(董泳杉 徐欢)